|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網最詳細解讀!影視劇又好起來了?廣電新規如何炸出影視破圈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內部人士爆料,國家廣電總局即將推出《關於電視劇創作的若幹舉措》21條新規定,從創作、審查到播出全面松綁。


這波政策紅利來得猝不及防,而最讓行業振奮的是,被雪藏14年的“四大名著”翻拍禁令正式解除。




在我剛在微信中聽到解禁的時候,以為只是單單的解除40集的上限,還擔心影視注水的情況卷土重來,畢竟我們國家的審核太過嚴格,能拍的東西實在是太少。



然而,當看到完整的21條新規的內容後,瞬間對長劇又燃起了些許希望。畢竟,現在生活節奏太快,除非部部都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覺醒年代》這種高質量的劇,才有可能真正地挽救長劇。

但轉念一想,放開審核制度,肯定要比不放開的要強。這場政策輪回背後,其實是整個行業創作生態的重塑。

下面我們就來逐條拆解這21條新規,看看哪些會改變你追劇的日常。



一、要求電視台、平台內容創新

給人的感覺就是終於可以和千篇一律的 “工業糖精劇” 說再見了!政策倒逼平台跳出舒適區,有望催生更多像《繁花》這樣的精品原創。

但是,創新意味著高風險,中小公司可能因資金不夠,或者魄力不足,不敢試水,反而加劇頭部壟斷。最終,倘若愛優騰變成一家獨大,你覺得你的視頻會員還是現在這個價?





二、節目備案權限適當下放省局、省台

其實,在以前拍戲之後,也得提交到省廣電審查,省廣電審完之後,覺得沒問題了,再交到總局去審。

在這種模式下,很容易產生一種情況就是,省裡審核的時候,面對一些介於過與不過之間的內容,最終大概率是不給過。因為,他們擔心:“如果我給過了,但是總局那邊覺得不能過,他肯定覺得是我的過錯,覺得我審核得有問題”。

也許有人會問了,他把很多情節亂改一通,最終不連貫了,怎麼辦?不連貫那就是你們拍攝的問題了,網友罵的也是你們,我們只需要向總局交代就行了。



在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做事態度下,一部部的爛戲、爛劇就誕生了。

前幾年趙麗穎主演的《幸福到萬家》因為爛尾、壞人強行洗白等等遭網友炮轟,編劇趙冬苓在微博上曬出劇本後,大家詫異地發現,電視劇和本子的差距,用完全是兩部戲來形容都不為過,電視劇改的處處含著“過審”的氣味,而劇本就好的太多了。



三、取消40集上限和季播劇1年間隔限制

小說終於能按原著節奏拍了,再也不用為了卡集數,中間強行造一個結局出來。

在以前季播劇,得等在國外完結了,然後我們再整把季用一年多的時間審核才能播放。現在沒了限制後,《權游》式 "一年等一集,一集水半集" 的痛苦,可能要成追劇日常。



四、改編優秀作品不限國家 日韓作品解禁

《黑暗榮耀》翻拍該提上日程了,我們的編劇要仔細研究一下 ,如何讓校園霸凌者得到最有力的懲罰。

但是打開窗戶之後,一些娘不拉幾的人,是不是又要卷土重來了?

這個政策放開之後,希望中國影視別變成了翻拍基地,不過,我對我們中國人寫故事的能力還是很好的。





五、古裝劇播出不再嚴格限數量

之前,每個平台每月上映的古裝劇不能超過兩部,而且全年還不能超過15%,導致我們現代劇扎堆。

在2017年以前,我其實特別愛追熱播劇,每天到點就看唄,一天看上幾集自己喜歡的劇,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

結果,那年楊旭文和李一桐主演的《射雕英雄傳》播出,因為踩上了“古裝劇數量限制”這條紅線,一部已經全集拍完的普通劇,愣是成了周播劇。

當時我年少無知啊,覺得自己已經看了好幾版的《射雕英雄傳》,原著小說我也看過,情節我都爛熟於心了,他還能吊住我不成?



結果,一看就完蛋了,看了一集還想看下一集,結果告訴我,再等一個星期吧。

我強忍著好幾個月不看,最終一直等到他完結了,才一口氣看完。

在他更新到最後一周的時候,很多都安利我,讓我追剛播的《人民的名義》,我有了前車之鑒,怎麼可能還去追。

截至現在,2017版《射雕英雄傳》是我追過的最後一部未完結劇;而《人民的名義》是我第一部攢更新的劇。



不過話說出來,照這趨勢,明年熒屏怕是要飄滿紗裙,現實題材是否又被邊緣化,畢竟拍宮斗比拍職場容易出圈,之前限古裝就是這個原因。

六、鼓勵網台聯動、一劇多星

"衛視播刪減版,平台放完整版" 的鬧劇該停了!早在2013年《龍門鏢局》上映的時候,編劇寧財神就在網上罵電視台瞎剪,每集45分鍾的劇,被剪的不到半個小時,片頭和片尾插上15分鍾的廣告(因為當時政策的是,不讓在劇中間加廣告)。





之所以拿《龍門鏢局》舉例子,是因為我們歪歌社團的第162部作品《坑爹的剪輯》說的就是這件事情。



不得不說,3分鍾多鍾的內容,他們能給剪成十幾秒,關鍵是毫無違和感,也屬實是個人才。

七、試點中插廣告每集不超過30秒

試問你,現在動不動一個植入廣告,是怎麼來的?不就是因為觀眾不滿電視劇在中間插廣告嗎,廣電總局直接一刀切了,不讓加!

外面不讓加,就在裡面加唄,植入廣告就一加不可收拾了。

這個時候誕生的《金婚風雨情》就是典型代表,它那裡面的廣告多到令人發指,炒個菜恨不得把金龍魚的配料表給你念八遍。半夜起來吃藥,吃就吃唄,自言自語道:“這個藥含這個成分,那個成分,能治啥啥啥”,我看你真是有病,有大病!

這部劇的廣告不但超級多,而且因為他是跨越幾十年情節的年代劇,很多廣告品牌都是現在的,那就成了廣告集中出現在最後幾集裡,簡直就是在廣告合集裡給你加了一點點的電視劇。



現在,政策放開了在中間插廣告的限制,那你倒是把植入收緊啊,植入你提都不帶提的?制作方做夢都得笑醒了吧。

某古裝劇男主剛拔出劍,鏡頭突然切到 "我是渣渣輝,是兄弟就來砍我"?

怕是以後追劇要練就 "廣告時間沖廁所,回來剛好接劇情" 的絕技了。





說句題外話,正版就這個體驗,還想打擊盜版?盜版對植入可能沒辦法,但中間插的廣告,分分鍾給你切了。

“無廣告資源”或許將成為將來的熱門詞條!人們見面打招呼都是:“分享個種子唄。”

八、建立總局和省局同步審查機制

從以前的拍完到播半年起步,可能縮短到兩三個月,劇集能更快響應社會熱點。比如像《在一起》《最美逆行者》這種劇,不走特殊通道,也能很快播出來,制作速度堪比豎屏短劇。



但有的事情,反轉得太離譜,已經播了就不好改了。就像昨天他還是穿著布鞋,一天花不了五十塊錢的節儉首富。等已經播出後,又有人說,他偷偷摸摸地和別人生了好幾個小孩,還往海外轉了幾百億,這怎麼辦?下架嗎?還是再補上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



九、試行邊審邊播、邊改邊播機制

韓劇為什麼火?除了題材和審核之外,播出制度,絕對是關鍵。

在韓劇裡,秀蓮死了之後,觀眾不滿意:“憑什麼讓她死?不活過來,我就不看了!”想讓死去的人活過來,對編劇來說不是太容易了,畢竟筆杆子在他手裡。下一集你就會發現,死的是雙胞胎姐姐,哪怕之前從來沒提過!



在台劇裡,“我就是來看趙雅芝的,你把白娘子關塔裡幹啥?不看了”。結果,趙雅芝搖身一變成了“胡媚娘”……





之前的大陸劇,“《武媚娘傳奇》都袒胸露背的,成何體統”,廣電:“已經拍完不要緊,一律剪成大頭貼”……



之後,我們可以說:“下一集都穿嚴實一點,現在有很多觀眾不滿意了。”

其實,2007年我們山東衛視不但已經實現了邊拍邊播,更是實現了全民做編劇,拍出了一部365集的情景喜劇《低頭不見抬頭見》,該劇匯集了郭達、范明、邵峰、姜妍等數百名明星加盟,其中剛成名不久的郭德綱還在裡面飾演了一個會玩電腦的江湖騙子“劉大師”。





那他是如何繞開廣電總局審核的呢?因為它說,我拍的這個可不是電視劇,我這是欄目劇,跟其他台拍的那種普法劇、廣告劇一樣,就是時間長了一些、演員多了一些、投資大了一些、更像電視劇了一些,但我偏偏就不是電視劇。

咱們廣電都是逢漏洞必堵的,個個都是影視程序員。畢竟無論你是啥劇,整個視頻形式,都歸廣電管,現在估計這樣鑽空子是玩不轉了。





聯想到現在的蘇超,為了繞開足協的幹涉,直接申報為“文旅項目”,這才是真的絕了!



十、壓減完成片審查時限 30天內反饋意見

歷史劇終於不用等專家考證 "唐朝有沒有沙發" 了!但 30 天要審完 80 集,審查員怕是得練就一目十行的本事。

像在《向著炮火前進》中,吳奇隆騎著未來的摩托、扛著無限子彈的加特林,這種穿幫鏡頭,可以極大地避免了。




當年高希希版《新三國》上映的時候,我們做了全網第一部穿幫吐槽的視頻,影視找穿幫這個題材,就是我們第一個做的。

當然除了這個,用歌詞唱編學科知識,也是我們的青花瓷系列火了之後,大家才做的。還有未解之謎系列、冷知識系列等等,太多了,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

當我吐槽新三國中,孫權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是穿幫的時候,一群人來罵我。“東漢末年分三國,孫權知道西漢的事,不是很正常嗎,你這個XX”。

(現在去網上看三國,已經把時間改成了100多年前,想找這個穿幫版本,得去看首播版,或者下載DVD版)



西漢和東漢,都是後代史學家為了區分他們定的,那個時候就是“漢”,誰跟你分“東西”?

不過,現在的網友比當時的人強多了,知道郭靖開場介紹的時候說:“北宋末年如何如何”是錯的。

南宋的皇帝最恨別人說他偏安,他要是聽到別人說他是南宋,能分分鍾拿著菜刀就上人家把人給剁了。





十一、優化涉案內容審查 分級負責

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很多類似於《中國刑偵一號案》《天不藏奸》《極限追捕》這種劇了?但是要注意,畢竟涉及案件,很可能會以現實存在的案件為原型創作,而張譯主演的《他是誰》,就因為涉及南大碎屍案,被受害人刁愛青的家屬告了,因為劇情中的一些信息,對他們生活造成了影響。



十二、優化協審機制 專家意見作參考

提前引入專家把關,像歷史劇的服化道考據會更嚴謹,減少播出後被群嘲的尷尬。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認為的“真實”場景,其實並不真實。

比如古代戰場,兩軍武將先出來單挑,培養一個人這麼容易嗎?傷了殘了怎麼辦?

去年姚安娜在《獵冰》中的持槍姿勢,被全網吐槽,但這就是專家指導的結果,真實情況下,人家就這麼拿槍,你看嗎?



現在俄烏戰爭、巴以戰爭的錄像網上一搜一大把,哪個像咱們影視劇裡那樣,冒著槍林彈雨往前沖?真的被專家指導成真實戰場,你看嗎?



十三、 加強超高清節目制作

4K 追劇能看清演員毛孔裡的粉底了!但現在還在電視機前追劇的主力軍是老人,他們家裡很可能是老式的彩電,甚至大肚子電視。

現在8K的分辨率是7680×4320像素,而老式彩電可能只有720×480,僅為高清的1/80、現在看1080P就已經很吃力了,強行再上高清,看到的就是一群馬賽克在說話,不知道的還以為全員劣跡藝人呢。





就算這些都不是事,無非換台電視唄,更扎心的是,劇組為拍 4K 畫面,還得投至少兩百萬買設備,中小制作方難以承受,最終,還是誰手裡的票子硬,聽誰的。最後一旦涉及壟斷,買單的還是觀眾。



十四、 抓好紀錄片精品創作

可能更多《風味人間》《舌尖上的中國》能夠出現,但是紀錄片的受眾向來不多,畢竟比起真實的鏡頭,狗血+反轉的情節才更加吸引人。


況且紀錄片盈利模式單一,若無補貼難以為繼,可能淪為"評獎專用"作品。



試問有兩部片子,一部是展示飯店的日常;在另一部片子裡,一個人吃完飯問:“你這是什麼大蝦?一盤要1500塊錢?”老板說:“正宗青島大蝦,三十八塊錢一只。”哪個看的人多?



十五、 大力支持精品優秀動畫片

如果審核力度放開,國產動畫終於能擺脫"低幼化"標簽,有望出現《哪吒》級別的劇集作品。但是,有一些個別的“家長”,如果還繼續存在,審核標准難免會繼續沿用“兒童為主”,成人向動畫可能面臨變相限制。

畢竟動畫改革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咱們廣電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能不能幹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很難說,畢竟改革就會有變數,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還是得持觀望態度。





十六、 支持頭部微短劇創作 衛視可播

在現在這個快節奏時代裡,短劇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你是個上班不摸魚,晚上不熬夜的超級自律狠人,可能得一個月才能看完一部電視劇。但是看短劇的話,一兩個小時看全集毫無壓力。



可短劇為了刺激你去看它,情節都設定得特別狗血,等你某一天覺得短劇已經稀松平常了,那生活中可能很多事情,你都會覺得沒意思了,畢竟你的大腦已經適應了各種奇葩的節奏:“反轉呢?三分鍾過去了,反轉呢?我爸爸很有可能也是首富?”



十七、支持境外劇在衛視黃金檔播出

這個政策如果早些年實行,《愛情公寓》必將被罵得體無完膚!還好,沒有如果,保住了我們的青春回憶!

只是黃金檔被境外劇占據,短期內,本土作品生存空間會被擠壓,但是我看好中國的編劇能力,中國的網絡小說隨便拿幾本,創意足夠碾壓好萊塢幾十個來回!



十八、取消境外劇配額限制

英劇《神探夏洛克》能同步更新了!不用再等 "字幕組熬夜翻譯"。但是既然放開限額,那平台之間就很可能開始比量了,你別以為外國沒爛片,外國爛片多的是,金酸莓獎和咱們的金掃帚獎基本是一回事,都是爛片獎。

以前咱們有限制,那就挑著買,現在取消配額限制,就等同於打開了資本博弈的大門,不過這樣也好,多進來幾個爛片,毀一毀洋片等於高質量片的謊話。





十九、鼓勵平台和衛視聯合采購境外劇

對於小平台來說肯定是好消息,他買片子以前有壓力,現在能拼團了。但是,人家大平台和你一起買了魚翅,以後不買了,人家自己會做燕窩,照樣能留得住人。

可人家在你這個小平台吃完魚翅,你說,魚翅吃完了,下一頓給你吃饅頭就鹹菜吧,人家就走了啊,你留不住人有啥用。

就像別人買劇是給自己打廣告,人家到了他家就成了他客戶了。你買劇就是買劇,別人看完就不來了,那你花這個錢算幹什麼的。



二十、引進審查權委托部分省局

境外劇的審核時間會縮短,畢竟省與省之間要搶生意,同一部劇,哪怕我比你早五分鍾,都可能是難以逆轉的優勢。

畢竟大家追劇,極大的可能是第一次在哪個衛視看的,就去哪個衛視,所以搶第一波用戶極其重要。

在2012年《甄媹太》首播时,东忿I朗幼ネ輟緞攣帕ァ分罅愀娑濟喚苯硬チ說縭泳紓峁礎墩鐙執返萌ザ轎朗映閃巳嗣塹墓彩叮轎朗幽嵌問奔淶氖帳勇室慘宦妨炫堋



但是這樣賽跑式的審核,很有可能出現審不到位,翻譯出錯的情況,畢竟現在省局自己說了算。

當然,地方審查尺度不一,也會出現"一部劇不同省份版本不同"的奇觀。

二十一、強化法規建設 規范問題藝人和版權保護

對“藝人”分級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些藝人從觀眾眼中的聲名遠揚到臭名昭著,也就一瞬間的事情。比如文章在“周一見”事件之前,是一個典型好丈夫形象,甚至被網友評了“三個好男人”,文章就是其中一個,另外兩個是黃海波和吳秀波





哪個不是瞬間塌的?這種你怎麼給他分級?

其實問題藝人就沒法規范,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在的制度,一旦犯錯就封了。要是在道德上有點問題,沒觸犯法律的,相對來說還好點,只不過,演員市場也不是沒人了,為什麼非得用他?

而像范冰冰們、吳亦凡們、房祖名們、張哲瀚們、趙薇們等等這些觸碰到法律底線的,就得一概封得徹徹底底涼涼的!



這21條新規堪稱影視行業的"及時雨",從創作端的松綁到審查端的提效,再到境外內容的開放,每一條都精准擊中行業痛點。

特別是"四大名著"翻拍被解禁,從2011年的"短期禁拍"到2025年的"重鑄經典",是不是現在能再拍一波四大名著呢?尤其是《西游記》上咱拍出來唐王游地府;《水滸傳》補上征遼、田虎和王慶的情節;《三國演義》別老盯著曹操撒尿,其實如果在老版的基礎上,擴一下情節就挺好。至於《紅樓夢》嘛,我這兩年才剛知道薛寶釵是個女的,等我有機會看過再說吧,只要這一波拍新的,我就看!



老版《西游記》1986年播出,新版(浙江版)2010年播出,《西游記》周期24年,下一部《西游記》應該在2034年播出;



老版《三國演義》1994年播出,新版(高希希版)2010年播出,《三國演義》周期16年,下一部《三國演義》明年開播,抓緊時間准備吧!





老版《水滸傳》1998年播出,新版(武松差點被西門慶打死版)2011年播出,《水滸傳》周期13年,下一部《水滸傳》去年就該播出的!



老版《紅樓夢》1987年播出,新版2010年播出,《紅樓夢》周期23年,下一部《紅樓夢》2033年播出!



總的來說,未來幾年可能迎來追劇的"黃金時代",古裝劇不再斷檔,境外好劇同步看,短劇長劇各取所需。但也要做好准備,面對可能出現的內容泡沫。



對於行業而言,創新才是王道,畢竟觀眾擁有投票權,能留下來的一定是真正的精品。在以前觀眾沒得選,你拍得不好看,大家也得硬著頭皮看完,只不過邊看邊罵罷了。



但現在你拍得不好,人家轉頭就去抖音了,就去王者峽谷了,到那時候,你又能怎麼辦?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