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對醫生的每一分敵意,都是投向患者的回旋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又一起醫生自殺事件,連日來持續在網上引發關注與討論。


8月5日,河南周口市衛健委通報稱,8月1日20時38分,周口市六院發生一起墜樓事件。墜樓人員終因傷勢過重,於8月2日凌晨1時40分死亡。經核實,墜樓人員為該院醫生邵某某,女,57歲。

01


讓邵醫生不堪壓力跳樓的,是三起醫療糾紛帶來的長達7個月的網暴。

從媒體報道來看,第一起醫療糾紛中,一名產婦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宮保命,家屬簽署同意書後,產婦順利誕下一名女嬰。然而,事後家屬卻因為“生下女孩”“產婦子宮被切除,覺得家裡絕後了”,要求醫院和醫生賠償。

據業內人士介紹,羊水栓塞是產科最凶險的並發症之一,要不是邵醫生的努力,產婦和新生兒都可能面臨生命危險。如果上述情況被調查證實,那麼邵醫生“救人反被索賠、被網暴”的委屈與絕望有多深,不難想象。

第二起,某產婦因子宮破裂,邵醫生多次建議該產婦剖宮產,但家屬執意順產並簽風險同意書。結果產婦子宮破裂、胎兒死亡。家屬敗訴後,造謠“醫生為練手致胎兒死亡”。

第三起,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後,缺氧,最終被診斷為腦癱,家屬認為這是醫院的責任。

三起醫療糾紛,三個互不相識的家庭,在網絡平台上相遇。當事人及家屬的15個賬號,發布共計89條醫療糾紛相關視頻、962條醫療糾紛相關評論。

“為我正名”——這是邵醫生在縱身躍下六樓前,留給丈夫的最後一句話。

之所以在本文開頭說是“又一起”,是因為,類似這樣的醫生自殺事件,並非孤例——

2012年5月8日,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28歲的女醫生張娟,因患兒死亡,不堪忍受患者家屬的侮辱和高額索賠,在家中服下了700粒地高辛以求自殺。

2013年4月29日,河北館陶縣人民醫院,一個7歲左右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臓病的患兒經多方搶救無效死亡,患兒家屬不能接受,糾集多人把年僅30多歲的女醫生王萍打罵至一個屋子裡,王醫生在極度恐懼與絕望之下,次日從醫生辦公室跳下身亡。


2015年4月1日,四川省人民醫院普外科周曉輝主任醫生,因醫療糾紛遭遇患方威脅長達8個月,在家中自縊身亡。自殺前,他已在網上賣車賣房准備賠償病人。

02

對於人類自殺,法國知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塗爾幹有一個經典論斷。他說,每當一個人自殺,他的死亡都和他所處社會的每個人都有關系。也就是說,每一次自殺,其實都是他殺。邵醫生們,就是死於這樣的他殺。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針對醫生的指責,為什麼容易形成網暴,在網絡上一呼百應?或者說,邵醫生們為什麼不被信任、孤立無助,最後不得不以死明志?

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人習慣於用情感邏輯替代事實邏輯,對醫生群體進行符號化解讀、“標簽化審判”。


當然有許多惡魔醫生。比如,湘雅二醫院那個叫劉某的惡魔醫生,為了謀財摘取病人健康器官,將人命當成提款機,引起全網討伐。一些人未免會將這樣的情緒投射向整個醫生群體,但凡有醫患糾紛,不由分說地為醫生與患者分別貼上強勢與弱勢的標簽。

這種簡單的二分法,讓輿論在面對醫患沖突時,常常不假思索地站在患者一方。這不但成了一種政治正確的話語表達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一些事物的常識性判斷。

但是,真相有時候恰恰是相反的。這種“標簽先行”的速判,往往與真實世界中復雜交錯的強弱關系構成巨大反差。邵醫生的悲劇便是一個沉痛的注腳。

還可以延伸來說一說。 “標簽先行”的受害者,遠不止醫生群體。

比如教師群體,舉個例子,校園霸凌是很容易引發情緒洶湧的事情,也因此,一些家長將孩子在正常打鬧中的小磕碰也當成校園霸凌來投訴,讓教師戰戰兢兢。

無論是醫生還是教師,如今之所以成為某種意義上的“高危”行業,一定程度上,與多方對這種洶湧網絡情緒的“迎合”有關。以邵醫生事件為例,如果醫院能夠給予她更大力度的保護,如果非理性的網暴視頻能早點下架,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我依稀記得,數年前,北方某醫院的一個女醫生被投訴治療方案不佳,院方為了息事寧人做出了暫停其工作的決定,並把處理結果公布在醫院的滾動顯示屏上。當事醫生受不了這樣的結果,跳樓了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77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