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球首個"機器人子宮"1年內面世,定價10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要來了?


國內某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張其峰稱,他們正在研發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這套系統模擬了子宮環境,還裝進仿人類的機器人體內,能讓「機器人媽媽」從懷孕到分娩全流程復刻人類體驗。[1]

張其峰還非常肯定地給出了時間和價格:「樣機」一年內推出,定價不超過 10 萬元。


這條消息很快沖上了熱搜第一。如果「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真的來了,那絕對是科學發展中,極其、非常、萬分重要的裡程碑。

但是,這真的可能嗎?

電影制片人:人造子宮工廠來了!

全球科學家:我們還在做動物試驗...

宣稱人造子宮來了,張其峰也不是第一個。

2022 年,一段 8 分鍾的短片引發全球熱議,也門的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兼電影制片人 Hashem Al-Ghaili,發布了「人造子宮工廠」概念視頻

他把這個工廠稱作「Ectolife」,希望「幫助女性避免分娩之痛,解決生孩子的各種問題」。

Hashem Al-Ghaili 聲稱,Ectolife 基於 「超過 50 年的開創性科學研究」,8 分鍾短片全面展示了它的強大功能:75 個最先進的實驗室,每個有多達 400 個人造子宮,每年可以孵化 30,000 名嬰兒。

視頻科技感拉滿、藍圖驚世駭俗,但這只是概念片,「超過 50 年的開創性科學研究」,都還在動物試驗階段。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人造子宮」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923 年,生理學家霍爾丹在劍橋大學開展了一次「體外發育」(Ectogenesis)的全面討論,認為人類在 21 世紀將不再遵從原始的本能生兒育女,70% 的嬰兒來自「體外發育」。

縱觀近年全球范圍內的「人造子宮」研究,費城兒童醫院(CHOP)是「人造子宮」的先驅,EXTEND 是其在研多年的「人造子宮」系統。2017 年,CHOP 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宣布完成了對在生理上相當於妊娠 23/24 周的人類胎兒的胎羊的情況監測。

胎羊的產前肺部發育與人類非常相似,是此類活體試驗的優選動物。胎羊從母體子宮轉移到模擬產前充滿液體環境的 EXTEND 內,成功發育了 28 天。

世界各國還有許多殊途同歸的研究。例如密歇根大學的裝置為「人造胎盤」,試驗胎羊成功存活並在 16 天內發育出了肺和大腦的功能。[2]


「人造子宮」的概念,和國外部分團隊展示的模型,都充滿了科幻感。

而在上圖這個誇張的模型之後,埃因霍芬大學後續的研究卻非常腳踏實地。他們將重點放在了對極早產兒的救治研究,建立了圍產期生命支持伙伴體系。根據他們專家團隊的介紹,在十年內有可能通過孵化器 2.0 顯著提高極早產兒的生存機會和生活質量。[3]

去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群醫生曾公開表示,他們自籌經費,完成了世界首例「去 ECMO 人造子宮」試驗,消息引發了極大關注,「男性懷孕或成現實」因此也沖上了當時的微博熱搜。[4]

該團隊的突破在於沒有把國外人造子宮動物實驗都采用的 ECMO 當成理所應當,而是直接讓母體給體外的胎兒直接提供支持,避免 ECMO 帶來的的高成本和副作用。

團隊選用了一只離分娩還有一個月的母羊,將胎羊從母體子宮取出,放置到人工羊水中,分離出臍帶動、靜脈,與母體建立並體循環,靠母體維持胎羊的生命體征。試驗進行一個小時,胎羊生命體征一切正常,研究者便將臍帶徹底離斷,將胎羊放置於盛滿人工羊水的恒溫箱內。最終,胎羊成功存活 90 分鍾。

這就是初步成功的世界首例「去 ECMO 人造子宮」,很顯然試驗根本沒有到可以「機器人代孕」的水平,它的重要性在於驗證了「去 ECMO」的理念可行。[4]

據公開資料,該團隊是當時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研究「人造子宮」的團隊,團隊領導者趙高峰主任曾公開表示,這項技術目前更重要的功能,是滿足目前生殖醫學的需要、解決臨床上如何在胎兒時期進行治療的真實問題。

人造子宮要真的發展成熟,第一階段是全球都在研究的 ECMO 人造子宮,第二階段是去 ECMO 的人造子宮,第三階段是實現胎盤化的人造子宮,最終還希望實現胎兒在人造子宮中不僅能獲得營養物質,還能獲得和母體一樣的語言、情緒、激素等影響,這些更遠未進入研究階段。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6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