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俄罗斯: 泽连斯基会把整个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安东·尼尔曼


乌克兰能源专家

乌克兰问题近期再次迎来了转机,俄美之间的接触让终战的可能性终于不再停留于纸面上。


一切都来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的又一次态度转换。在听取了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访问莫斯科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的情况汇报后,他又从近期的“反俄”转到了“理性”。

面对媒体提问,特朗普展现出其一贯的、充满矛盾色彩的夸张风格。他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回应要点如下:

1. 他形容普京与威特科夫的会谈“极具建设性”且“取得重大进展”。但他同时谨慎地表示这尚不能称为“突破”,并强调此类工作已持续多时。

2. 尽管美国乌克兰设定的最后期限临近,乌克兰冲突的最终解决仍需数周才能明朗。目前前线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没有停火的迹象。

3. 他提及围绕乌克兰及全球局势的“极其严肃的谈判”正在进行。但同时,特朗普宣布美国已对印度(专题)商品实施制裁(提高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实施新的二级制裁,暗示“未来将看到更多”。

4. 特朗普表示,若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华盛顿会考虑取消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征收的额外关税。但他同时强调对俄新制裁仍在计划中,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

特朗普透露,他与普京举行会晤、结束俄乌冲突的“前景良好”,并且提及与泽连斯基也有接触。

峰会的猫腻


特朗普的系列表态充满内在矛盾性。这如同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对同一事实的迥异解读,前者关注困难与缺失,后者则强调机遇与优势。虽然谈论的是同一议题,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

此前,亲共和党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曾报道称,是普京在莫斯科向威特科夫表达了希望与特朗普会晤的意愿,威特科夫随后向特朗普转达此意,而特朗普对会晤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会晤的结果是结束战争”。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随后证实,近期将是俄美总统会晤的“基准时间”。

两国领导人释放此类信息具有明确的意图。特朗普显然在塑造一种国际舆论氛围:他是主要的“和平缔造者”。为实现和平,他将不遗余力,包括向俄乌施压,迫使双方重返谈判桌并达成停火。


这是一种精明的策略:一旦全球舆论普遍认可特朗普的促和能力,无论普京、泽连斯基或其他各方领导人在和平进程中实际发挥何种作用,最终光环都可能聚焦于特朗普身上,甚至为其赢得诺贝尔和平奖铺路。

美国媒体对此的报道是:

据称是普京建议特朗普派遣威特科夫赴莫斯科,初步探讨停火条件;俄罗斯据报准备向乌克兰及美西方提出“空中停战”方案(即在乌克兰东部前线设立禁飞区,涵盖从飞机、直升机到各型无人机);为确保协议约束力,美国在先前称需要举行普京、特朗普、泽连斯基的三方会晤。有报道称普京虽然对这个方案不满意,但已经勉强同意。

报道全都指向“是普京主动寻求妥协”,西方舆论因此反应积极。他们解读为“俄罗斯的进攻势头受挫,并对特朗普潜在的严厉制裁(可能重创其经济)感到忧虑。”

然而,从克里姆林宫的角度审视,即使报道属实——是普京提议加速和谈——俄罗斯方面仍可能占据主动。因为在激烈的冲突中,率先认识到局势的破坏性、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一方,往往体现出更深刻的认知能力和战略智慧。这并非意味着放弃追求胜利,而是在评估可实现目标的前提下,选择保护生命和资源的明智之举。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参照。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俄国被迫签订屈辱的《巴黎条约》,甚至被剥夺黑海拥有海军的权利。但时任俄罗斯首相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亲王以“俄罗斯没有愤怒,俄罗斯正在集中精力”的名言应对。最终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于1871年解除了黑海海军禁令,并在1878年收复失地。当下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其寻求和平的意愿可被视为战略主动下的善意姿态。

此外,即使是“空中停火”这类局部措施,也可能暗含对俄有利因素。乌军目前最强的军事力量是其迅速发展的无人机部队,它们有效迟滞了俄军的地面推进。若实施空中停火,双方航空器均禁飞,但俄军地面行动仍可继续,乌克兰无人机优势将被抵消。至于完全停火,那是另一个需要艰苦谈判的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