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假装上班公司火了:花30元上班一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陈英健给“假装上班公司”制作的工作证


陈英健这处位于写字楼里的办公地,原本是他计划用来做产品展厅的,偶尔会进行直播,摆上工位桌椅后,一共可容纳40多个人同时办公,配有桌椅,也有电脑显示器、饮水机,如果需要电脑或者其他办公用品,就得“假装上班”的人自己带过来。

在网上发帖征集“假装上班”者后,媒体纷纷报道,引来更多人参加“假装面试”。陈英健说,和这么多“假装面试”的人聊下来,感觉过来的都是充满向上动力的人,“都是觉得这个点子蛮有吸引力,想过来做点什么,或者通过这里和更多人建立交流的。”


不过,也有人来了以后感觉失望。“面试下来,感觉更像是在认真地做一件并不认真的事情。”一名“假装面试”者说,自己希望来这里获得一些灵感、想法和机会,但是并未达到预期,更像是一处共享办公室,以后可能不会过来了。


陈英健也坦言,一开始自己只是觉得利用一下剩余的空间,没有过多去想运营方式,但是随着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他也决心尽量把这件事长期经营下去。未来,他希望这里能变成创业者或就业过程中迷茫者的充电站,他们可以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或接受到一些创业职场的培训。


事实上,陈英健的“假装上班公司”并不是第一例。近期,“假装上班”公司在多地悄然兴起,引发关注。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友浪认为,一些中小企业将闲置办公资源灵活出租,本质上属于办公共享经济的衍生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在他看来,“假装上班”公司可以尝试转型升级,例如,尝试灵活就业服务、自由职业者支持平台或创业孵化器等更具社会价值的新型模式。

不过,也有法律人士提醒大家注意“假装上班”可能存在的风险。据中国青年报微信报道,律师提醒:作为“假装上班公司”,应考虑如何有效进行人员管理,避免非法经营或者被利用从事非法活动;作为“假装上班者”,应当避免被洗脑或被动参与有关违法犯罪行为,并保护好个人隐私。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7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