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但願" 十二字評論冤案 " 就此成為絕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01 一場荒誕冤案的始末


2023年7月5日,49歲的肖新良在社交媒體看到一段30秒的消防車救援視頻,畫面字幕顯示有人墜樓。基於現場畫面的直觀感受,他在評論區寫下疑問:

“還在搞豆腐渣工程,統一招牌?”


這僅12字的疑問,卻因其潛在的指向性(統一招牌工程常被視為地方形象工程),精准刺痛了當地權力的敏感神經,引發了一場司法噩夢。湘陰縣公安局迅速行動,以“發表不實言論”“在網絡上起哄鬧事”為由,援引尋釁滋事條款,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事後信息揭示,警方雷厲風行執法的核心驅動力,正是認為肖新良的評論“影射”甚至“攻擊”了時任縣委書記李鎮江主推的工程及其個人形象。

肖新良不服處罰,開啟司法維權之路。

汨羅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迅速駁回其訴訟請求,理由極其荒誕:將案外網友留言“他好多姨妹子、舅子都是做廣告公司的”及6個點贊視為肖新良言論的“延伸擴展”,認定其“破壞社會公共秩序”。這種牽強附會的邏輯,實則為配合公安打壓“膽敢冒犯”縣委書記權威的本地人肖新良,提供了司法背書。

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昏庸地維持原判,兩級法院的“配合”,徹底暴露了地方司法體系在權力幹預下的失守,形成了閉環式的錯誤處罰困局。 彼時,該縣委書記的權勢如日中天,司法機關儼然成了其個人權威的“家丁”,對外地鞭長莫及的網友無可奈何,對本地的肖新良則“拿捏”得輕而易舉。


直至縣委書記李鎮江這座最大的“靠山”倒台,案件才迎來轉機。

2025年6月25日,肖新良歷經七百三十天的抗爭路後,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終於撤銷原判,明確指出該案“社會不良影響輕微” “認定擾亂公共秩序證據不足”,終還肖新良清白。

省高院得以公正斷案,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於其層級更高,擺脫了縣級權力網絡的直接捆綁,無需再為倒台的縣委書記“服務”,更多的要為自己的公信力負責。


02 權力濫用與司法失守:縣委書記陰影下的閉環操作

此案最核心的痼疾,在於地方權力(以縣委書記為代表)對執法與司法的深度幹預與濫用。公安機關將一句基於現場畫面的推測性疑問“還在搞豆腐渣工程?”武斷定性為“不實言論”並火速打擊,其根本動機並非維護公共秩序,而是為維護縣委書記及其關聯工程的“形象”與“權威”。法律要求尋釁滋事需滿足“明知虛假仍散布”及造成公共秩序混亂的要件,在肖新良案中均不存在。這種“因言獲罪”、“因疑施罰”的邏輯,本質是權力對任何潛在“冒犯”的零容忍,是基層執法淪為“家丁式”維穩工具的典型體現。

兩級法院未能履行獨立審判和監督職責,反而淪為錯誤處罰的背書者。汨羅法院將他人留言強行歸責於肖新良,混淆言論主體責任,其判決邏輯之荒謬,若非屈從於地方權力壓力(即維護縣委書記的“面子”與地方“穩定”),實難解釋。岳陽中院未予糾正,暴露出司法系統在地方強權面前“唯上不唯實”、“唯權不唯法”的深層病灶。

本案清晰地再現了“公檢法配合制約失衡”的冤案生成模式,但其核心驅動並非簡單的“配合”,而是在縣委書記意志主導下的“協同迫害”,行政權與司法權共同背離了憲法精神,只為維護特定個人的權威。

歷史上“文字獄”源於統治者的疑忌與打壓,此案正是縣委書記個人權威不容絲毫質疑所催生的現代基層版“文字獄”。

03 沒有問責的冤案糾錯必然冤冤不息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