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专访|第五次饰演毛主席,王仁君的成长答卷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王仁君:对,陈导也说,现在有一些年轻观众为什么不愿意看了,是因为他们感觉,很多时候你没有自己的风格,这个是非常致命的。现在的年轻观众是非常挑剔的,他们不是特别想看到你这个角色后面的影子。我们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它彼时的人物状态,这就需要你做大量的功课,看你能不能演绎他在那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成长,或者是他受到挫折和失败时的状态。当时去体验生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导演的良苦用心,传授了许多塑造领袖人物的创作方法和体验。


到了《浴血荣光》,时隔八年我们再聚首,我也希望给发掘我的导演交上一份答卷,让导演看看我这八年扮演这个人物积累的经验和我的成长,看到我对这个人物有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总结,不一样的沉淀。




《浴血荣光》剧照

给表演赋予烟火气

澎湃新闻:聊聊本剧最喜欢的三场戏?

王仁君:剧中有许多对年轻观众来说很陌生的名字,但实际上,他们特别鲜活、特别青春。他们做了许多对中国革命,对人民军队有很大贡献的事,在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为了他们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未来,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在最终献出生命的节点,有一场毛主席对他们的送别戏,每一个送别都让我很揪心,我现在聊到,都很难过。


比如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他当时跟着毛委员出生入死,领导我们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最后遭到埋伏,很年轻就牺牲了。当时的文献资料中有个细节,毛主席高喊“还我德铭,还我德铭”。

在那场戏的处理上,我们没有把毛主席当成是领袖,因为那是他的亲密战友,他们出生入死,在艰难的创业阶段,左膀右臂牺牲了,毛主席在他的担架前,真的是痛哭流涕。我们很少在过往的影视剧里面看到毛主席那样动容,尤其是拿到他口袋里那封没有寄出的家书时,我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了。

演完之后,我问导演,演的过程当中我没有去克制,我感觉我就是那样的一个青年人,看到牺牲的战友,出生入死的兄弟,心里那种不甘、痛苦,那种宣泄,就在他最后喊出“还我德铭,还我德铭”的时候释放。陈导说,那就太对了,因为他当时还不是领袖,他在最艰难的状态里,是需要慢慢成长为领袖的。


后来好多年轻观众特别喜欢这段戏,在B站还剪出了不同的版本。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观众能够跟你情感共振,他们没有把你当成领袖,反而看到了你失去革命者时的心痛和惋惜,很多人发弹幕说,“我的白月光没了”,这个我特别触动。

还有一场戏是何挺颖去世了,毛委员看到他身上穿的单衣,流着鲜血,就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为他穿上,给他送行。那场戏我听他们讲,说当时没有台词,我在给他穿的时候,旁边的所有人已经哭成一片了。后来台词讲着讲着,导演突然就喊停了,为什么呢?是何挺颖的扮演者,他自己都流泪了,那滴眼泪可能是为去世的何挺颖烈士而流。

我当时有一种想法,那段台词、那场戏的设置会不会穿越时空,让何挺颖先辈也听到。我们想通过这场戏,向他致敬,呈现一种“这盛世如你所愿”的时空交集。

还有一场戏,我们老说毛主席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人民的领袖,但是很多年轻观众不知道,其实毛主席也是烈士家属。

毛家一共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位烈士,最早牺牲的就是他的妹妹毛泽建。毛泽建的爱人陈芬,当时被叛徒出卖抓住,毛泽建为了去营救他,也被叛徒出卖,被抓住了。行刑前,毛泽建说,我想见见我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但当时她的孩子已经夭折了,陈芬的妹妹为了满足她这个愿望,从隔壁村借了一个孩子抱过来。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10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