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各方布局早已開始 娃哈哈繼承者們各自留有後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泛隆咨詢的首席執行官、FOX China Chapter代表龔元對《財經》記者表示,娃哈哈、杉杉的財產糾紛事件並非孤例,在海外家族中也時有出現。FOX(Family Office Exchange)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家族辦公室交流及研究平台,至今服務了全球逾千個家辦,包括達利歐等知名家辦。


“在全球范圍內,當企業一代去世之後,家族財富和資產向二代傳承時,非常容易出現糾紛甚至訴訟。”龔元說,通常專業人士會提醒娃哈哈這類企業背後的家族提早規劃傳承安排,但是由於家族傳承情況十分復雜,盡管規劃可以防范很多問題,但也難以確保家族傳承一定成功。

他提到凱悅酒店所有人普利茲克家族在代際傳承中出現的糾紛案例。該酒店集團的創始人傑伊·普利茲克(Jay Pritzker)1999年去世後,家族內部因復雜的信托結構和資產分配不均爆發矛盾。傑伊生前設立超1000個家族信托管理約150億美元資產,旨在避稅並集中控制家族企業及財富。他通過備忘錄規定家族成員按年齡分段領取分紅(如40歲後每年100萬美元),傑伊去世後,由他的長子湯姆·普利茨克掌控管理權。


2000年開始,第二代和第三代基於信托資產的矛盾接連爆發,多次走到訴訟邊緣又和解。最終,原家族信托清算後,普利茲克家族從“集體共享”轉向“各自經營”,核心資產如瑪蒙集團(Marmon)被出售(2008年巴菲特收購),凱悅集團於2009年上市,家族控制權稀釋。在此之後,家族後代轉向政界、公益、創業等不同方向發展。

“雖然家族凝聚力大幅減弱,有人認為很可惜,但是也有一種聲音認為,後代如果各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活出人生意義,照顧到個人幸福感,還能做慈善、對社會有貢獻,也是一種選擇。”龔元說。

他表示,家族傳承的內容通常有五大核心要素:家族資本(家族精神、文化及團結)、企業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要把這五個資本捆綁在一起一代代生生不息地傳下去並不容易,如果可以長久地傳承其中一部分,比如優良的家族精神,已不失為一種成功。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吳飛也表示,科學的交接班,並不是所有權和權力全都一定要打包在一起接班。

吳飛對《財經》記者表示,企業的接班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是完全在家族企業內部接班,把所有權、控制權全部都交給二代,前提是二代有意願也有能力。這需要一代在較早期就做規劃,從小培養二代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並且較早參與到企業管理中。


第二種是企業管理權在家族內部繼承,管理權交給合適的外部人士,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只要把所有權結構設計好,通過激勵或者授權,甚至給職業經理人一定的股份,企業也可以穩步運行。這種模式下,往往隨著代際更替,家族擁有的股權會稀釋和分散。這種類型不叫家族企業,而稱之為“企業家族”。

第三種接班方式是退出。吳飛說,實際上,退出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很多傳統產業中,企業經營壓力大、二代本身對此也沒有興趣,那麼可以把管理權、所有權都讓渡給他人,專注在金融資產的管理上,同樣造福子孫後代。

“家庭也好,企業也好,都是由人組成、由人管理。”吳飛說:“很多家族財富的管理中,大家不太關心人,更多關心的是財富。實際上核心是人。我們非常強調要通過家族治理的方式來凝聚家族成員的力量,減少企業內耗。”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567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