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3名考生放棄清北選熱門專業,名校沒有編制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高考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名校不再吸引人了。

北大提前批的公共事業管理類專業和小語種專業,在一些省份竟然沒有報滿。江西瑞昌一中3名學生放棄了能進清北的機會,轉而選擇其他高校熱門專業,被其班主任不滿怒斥,事件隨後引發熱議。


如今,無論是高考、本升專還是中本貫通,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開始用務實的視角看待升學。相比追求名校,他們更渴望穩定的就業保障。

在2025年的錄取數據中,那些能提供編制的院校和專業錄取分數普遍暴漲。一些被譽為“考公考編專用校”的雙非高校,錄取線甚至超過了部分985名校;而定向就業的警校大專,也吸引了分數超過省內雙一流高校的高分考生。

01

考公考編專用校,比985更難考

2025高考中一個愈發明顯的趨勢是,與考公考編緊密相關的院校和專業,由於很大概率“上岸”、就業前途穩定,錄取分數普遍暴漲,超越了不少傳統名校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作為唯一一所中共中央辦公廳直屬高校,其《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在22屆434名本科畢業生中,409人參與就業,其中390人都成功進入黨政機關,比例超過95%。考上這所雙非院校,約等於拿到了考公“上岸”的入場券。

這背後有其獨特的招聘體系。根據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發布的官方招生宣傳材料,該校學生在畢業前會參加一個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錄公共科目筆試,合格者可獲得證書。持有該證書的學生,就能應聘用人單位專門為該校畢業生提供的招聘崗位。這套招聘體系相對封閉,不同於面向社會的大規模公開招錄,為該校畢業生提供了進入黨政機關密碼保密部門的獨特途徑。

這樣的就業數據,讓這所雙非院校在今年高考志願報名中備受矚目。在已公布錄取位次的部分省份中,江蘇省物理類錄取線,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提前批與幾乎沒有冷門專業的985高校北理工(對比高校錄取分數線均為普通本科批)平齊,歷史類則比肩武漢大學;在安徽省,其物理類分數線甚至超過了九校聯盟成員西安交大,歷史類也力壓上海財經大學。



同樣備受追捧的還有上海海關學院。作為海關總署唯一直屬高校,雖然在部分省份仍屬二本招生,但其海關管理、海關稽查等提前批專業的畢業生,超80%都能通過定向招錄進入海關系統工作。在江蘇、安徽、廣東等招生省份,上海海關學院今年的錄取位次較往年明顯提升,比不少985、雙一流名校更靠前。





根據《每日人物》近期報道,一位安徽考生以全省文科1000名左右的優異成績,成功考取了上海海關學院海關管理專業——也是海關管理專業在安徽省文科招生的唯一一個名額。談及志願選擇時,她坦言自己對專業沒有特別偏好,只希望未來就業穩定。上海海關學院,正是她和家長都滿意的結果。

此外,定向就業的師范生也愈發受歡迎。位於蘇北三線城市的鹽城師范學院,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提前批今年吸引了眾多高分考生,其中不乏分數能進省內211(如蘇州大學)和省外985(如四川大學)的考生。

定向就業師范生在錄取時,學生本人、學校和定向就業單位(通常是地方教育部門)會簽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協議。這份協議明確了學生畢業後必須到指定的區域或學校任教,並承諾服務一定年限,通常為6年。正是這種對未來的確定性保障,讓定向師范生項目在高分考生中的吸引力明顯增加。

在廣東,位於湛江、合並招生前屬於二本的嶺南師范學院,今年部分教師專項提前批錄取分數也高過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省內雙一流高校。



02

能進雙一流的高考生,選擇帶編制專科


出於就業壓力,尤其是對編制的考慮,職業教育也逐漸成為越來越多高分考生的務實選擇。部分提供編制保障的專科院校,今年錄取分數明顯高於往年。

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是隸屬於公安部的七所專科警校之一,屬於僅在省內招生的專科院校,提前批錄取位次逐年攀升。特別是對於專業受限、名額較少的女生,分數線足以進入東北林業大學、吉林大學這樣的東三省雙一流大學。



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今“本升專”(本科畢業後再讀專科)也從個人選擇,發展為部分專科院校的正式招生渠道。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本升專”招生通道,吸引了不少本科生報考。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鐵路系統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與全國13個鐵路局集團有定向培養合作,單是本地的鄭州鐵路局,2025年就錄取了1700名畢業生作為正式編制員工。

今年,該校的動車組檢修技術、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鐵道交通運營管理三個專業,分別招收45名本科畢業生,其中動車組檢修技術只招男生。根據九派新聞報道,該校工作人員稱,在單招中,不止吸引了本科生,還有研究生報名。

與此同時,升學路徑性價比高、專業有實用性的“中本貫通”正獲得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的青睞,也就是從高中階段開始進入中職,後續通過階段考進入對應大學,最終獲得大學學歷




上海,這一培養模式甚至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部分中考成績能進入傳統“八校”等頂尖市重點中學的學生,選擇中本貫通。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中本貫通化工專業為例,畢業後就業前景也不錯:超九成畢業生直接就業,就業單位包括國藥集團、中石油等大型國企,以及埃克森美孚、拜耳等知名外企。

03

考研的盡頭還是考公考編,近四成碩博在努力“上岸”

對於不少學生來說,考研的盡頭還是考公考編。

受當下的就業形勢影響,考研人數猛降,考公人數持續增加。國考報名人數由2021年的157.6萬人,升至2025年的341.6萬人,翻了不止一番,最新報錄比為86:1。與此同時,25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比前一年驟減50萬,僅為388萬人,幾乎回落至2021年報名人數。

《每日人物》報道中,一位211高校建築系畢業的同學,放棄了去港大深造的機會,選擇前往離家200公裡的鄉鎮做公務員。

這背後體現了年輕人求學、就業觀念的轉變。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同樣反映出許多考生和家長秉持的觀念是,在就業形勢面前,不管是名校學歷,都不如好專業,而最好的專業就是能一步到位、畢業輕松進編制的專業。

因為愈發明顯的是,高學歷不等於好就業。根據智聯招聘《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大專畢業生就業率最高,碩博畢業生就業率最低,後者只有44.4%獲得offer,大幅低於2023屆的56.7%。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6屆畢業生計劃考公考編的超過四分之一,比2025屆占比有所上升。而且學歷越高,越熱衷考公考編,碩博中間超過35%都在努力“上岸”。

雖然大家都在努力“上岸”,但這個選擇並非適合所有人。一項發表於2023年的研究揭示了已經“上岸”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選擇體制內的四種主要原因——有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有人理性衡量不同工作性價比之後做出抉擇,但也存在跟隨主流路徑、缺乏職業規劃的情況。

不論出於哪種動機,眼下年輕人也少有後悔的底氣,能成功“上岸”的都是少數幸運兒,這解釋了為何與考公考編高度關聯的專業和學校會如此火爆。

當高分學子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那些提供穩定編制的院校,我們眼前展開的,是一種獨特的現實。這是在時代不確定性下,無數個體為求安穩而做出的共同選擇。

求學的路徑依舊激烈,但它的終點,似乎不再是象征著學術成就的象牙塔頂端,而是那份可以預見未來的穩定工作。這種轉變,或許是無奈,但更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去認真理解和思考的現實。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