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從農村走出的脫口秀巨星:房主任是怎麼練成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時我爸會走路了,他在荊條筐裡哭,又害怕,扒開野草往外爬,正好遇到他的親大哥。那時候我大伯十六七歲,能幹活了,燒窯發了工資,拿了兩塊銀元回家送給我奶奶,想讓她買一些糧食養弟弟妹妹。我爺爺看見了,追上去打了大伯一頓,拳打腳踢,把兩塊銀元翻走喝酒去了。大伯空著手往家走,在路上聽到小孩哭,扒開一看,是自己的弟弟。


大伯把我爸抱回家,跟我奶奶商量,不去燒窯了,因為掙再多的錢不讓拿回來也沒用。大伯就在家裡做豆腐賣,養活了三個弟弟、一個妹妹。我爸就是吃豆腐和豆渣長大的,我們家的故事,就是山東版《百年孤獨》。

我爸後來給我們家做上門女婿,我隨我媽姓,不隨我爸姓王。三爺爺一看沒人給自己養老送終,就跑到我姥姥這邊來搶。我有兩個哥哥,他想搶其中一個續香火,但哥哥不願去。不過人家只是搶男孩,我們姐妹仨沒人搶。


我爸的家族故事是悲慘的,我們要比父母幸運一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女兒會更好。就像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裡金明說的那句話——“外婆在海裡游,媽媽在地上跑,所以我才能在天上飛”,我希望,我們這個時代,一代會比一代好。

中國式父母可能就是太想說教,太想告訴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太含蓄了。就像我們說脫口秀,好多觀眾喜歡半說半露的梗,讓你在腦子裡拐一個彎,想一下,再get到梗點。中國式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

我的女兒們嘴上不會說“我替你驕傲”之類的話,但是心裡會。我的小女兒跟同學說,“我媽媽是一個脫口秀演員”。從她跟別人聊天的語氣,你會感受到她在為你驕傲。大女兒在小紅書上給我寫repo這件事,我原本是不知道的,但我多多少少能從聊天時感受到她的想法。




房主任大女兒的repo。(圖/社交平台)


我跟兩個女兒都聊過。我說:“我最大的成功,是希望你們能把我當成你們的朋友。我最傷心的事是老大你有好多話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我太傷心了。”老二說:“媽媽你別傷心,我跟你做朋友,我有許多話都會跟你說。”我說:“那你在學校喜歡哪個男生也會跟我說嗎?”她回答:“那不行。”好多事情孩子還是做不到(我希望的)那樣,好多東西我也還是不願意說出口,但比起我跟我媽的關系,已經好太多了,有進步了。

我希望我的女兒快樂,做她自己想做的事兒。現在我能送給她的最好的禮物,就是不拖她的後腿。有一天,如果女兒說“媽,我想做一件什麼事情”,我也許不能在很多方面支持她,但起碼不會拖她後腿。

現在我也想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不要過多地幹涉和控制。你只需要告訴他哪一條路比較好,至於他走不走,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要站到孩子的對立面,去做一個引導者就行了。

我想給女兒做一個榜樣,我也想告訴她們,人生有很多可能性。在任何歲數都不要放棄自己,也不要放棄學習。人還是要有主見,要有不斷學習、成長的能力,這是任何時候別人都拿不走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