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釋永信1987年已被開除 少林老方丈絕筆信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7月27日,釋永信被開除僧籍的消息震動全國宗教界。 官方通報指出,這位少林寺前方丈因涉嫌挪用巨額寺產、與多名女性維持不正當關系並育有私生子,被聯合調查小組帶走。 更驚人的是,調查中曝光了一封塵封近40年的絕筆信,來自他師父、已故少林寺方丈釋行正的臨終遺言,明確要求將釋永信逐出佛門。


師父絕筆:野心過盛,不配接班

這封寫於1987年5月的信件,由釋行正在病重時寄往中國佛教協會,信中直言徒弟“野心太大,不具備接班資格”,並指控他偷拿法卷、冒充住持、虛報賬目、私吞寺產,甚至趁自己不在時侵占財物。


信中同時附上申請“遷單”(開除僧籍)的正式文件,並將象徵寺院傳承的祖傳法卷交由另一位弟子郝釋齋保管。 然而,釋行正於同年7月圓寂後,事情卻走向了意外的方向。

被開除僧籍卻登上方丈之位

事實上,1981年年僅16歲、原名劉應成的釋永信初到嵩山少林寺時,因勤快聰慧深受師父器重,甚至在收回寺產的過程中立下功勞。 然而,1985年後,他的權力迅速擴張,並在師父外出治病期間擅自宣稱自己是“少林寺住持”。

即便被師父嚴厲訓斥、並在1987年遭遷單開除僧籍,他仍留在寺中,並在1999年成為第三十代方丈,掌權長達26年。





商業化的少林寺:利益與信仰的角力

釋永信的崛起,與少林寺的商業化進程密不可分。 早在1986年,他便利用電影《少林寺》掀起的熱潮成立武僧團,開啟全球巡演,推動少林武術與旅游項目的商業化。

接任方丈後,高價香、武術培訓、景區開發等計劃接連上馬,讓少林寺成為年營收可觀的商業帝國。 然而,這種“以商養寺”的模式,也讓佛門清規與世俗利益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舉報風波與官方調查

2015年,少林寺武術總教頭釋正義曾公開舉報釋永信私生活混亂、侵占寺產,並公布釋行正的絕筆信。 當時,河南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但最終公布結果為“無私生女,方丈資格如法合規”,並將早年的內部處分視為少林寺自主管理,不作外部幹涉。 這份結論引起外界譁然,也讓質疑聲持續存在。 直到2025年調查結果出爐,河南省調查小組才承認“被遷單的事實不容否認”,這也間接證實了當年舉報的准確性。








宗教現實的鏡子

釋永信事件揭示了當代宗教界在傳統戒律與現代管理間的張力。 少林寺作為禪宗祖庭,本應承擔傳承佛法的使命,但商業利益的引入改變了游戲規則。 他既推動了寺院經濟復興,也因過度商業化與私德問題,最終失去僧籍。 河南省佛教協會已宣布注銷其戒牒,並展開新任方丈的遴選。

從少年僧到佛門棄子

從16歲入寺,到34歲登上方丈寶座,再到如今被逐出佛門,釋永信的一生充滿戲劇性。 他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少林寺權力更迭史,更是一面映照人性與貪欲的鏡子。

正如釋行正在絕筆信中所言:“貪欲無底洞,良知終難喚。”鍾聲仍在嵩山回盪,但少林寺的未來,亟需在信仰與利益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本文內容資訊來源:【中國報道】【北晚在線】【中國新聞網】)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