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哈德遜研究所《為後中共時代中國做准備》具裡程碑作用?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7月16號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為《後共產主義時代的中國:為後中共時代中國做准備》。報告由軍事情報、經濟、人權、轉型、正義和憲政領域的專家共同撰寫,探討中共政權垮台後,美國政府應該立即采取的初步措施,以及中國在穩定期後應該采取的長遠措施。指導這份報告的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兼主任余茂春認為,隨著中國共產黨不斷鞏固政權並且追求全球主導地位,它面臨著重大而復雜的結構性挑戰。余茂春指出,雖然中國過去曾歷經危機,但是中國政權突然垮台並非完全不可想象。他認為,如果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共產主義獨裁政權和第二大經濟體因為國內外困境而崩潰的話,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它們需要采取的措施。


我們就請華盛頓信息與戰略經濟研究所的學者李恒青先生就此報告談談他的看法。

李恒青: 這個報告由余茂春主筆,余茂春的本身就是上一屆特朗普政府在中國問題上最重要的一個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報告有120多頁的,由多位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撰寫,我沒有仔細的一條一條去看,但這件事應該說大家已經開始在做准備,為後共產黨時代再做准備了。往前看,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雖然中美之間展開了各方面的競爭或者是斗爭,而且已經把中國定性為美國兩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但是那個時候都沒有做這方面的研究。實際上,在中共的反對運動當中,我們已經在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在做後共產黨時代的准備了,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參與到其中,也沒有成為美國的重心。但是這一次,應該說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就是大家意識到現在是要做准備了,因為共產黨政權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去,而這個政權的是一個手裡攥著世界第二大或者第三大的核武庫這樣的一個政權,它的任何的一個變動都可能會對世界和平甚至地球的生存造成重大的影響,所以現在不得不做這方面准備。所以應該說哈德遜研究所的這個報告是具裡程碑的作用,是在華盛頓的智庫當中第一次談“後共產黨時代做准備”的,意義重大。


法廣:相關的文章列舉了中共內部和外部來的壓力,以及中國現在面臨的經濟,還有人口老化等,這些問題真的已經嚴重到了可以做出一個這種對後果中共時代的准備的這個工作的論據嗎?

李恒青:這一點毫無疑問。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應該說是在5年前,甚至10年前的時候,人口學者易富賢就提出了,而且跟它相呼應的好幾位學者也都開始注意到。但是始終沒有被中國政府所重視,現在已經不得不重視了,因為人口已經負增長了好幾年,人口結構上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大量的老齡化和即將進入老齡化的人口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政府還是在隱瞞具體的真實的數據,但是紙包不住火了,比如很多小學現在在並校或關門,這是我們可以觀察得到的。如果人口保持平穩狀態的話,繼續運行就好了—— 就是因為沒有生源。最近連續幾年每年都會有1000多萬大學本科畢業生,但這個現象很快就會過去,再過5年以後就會發現大量高中畢業生,想上大學的人數比現在要低,為什麼?就是因為計劃生育,一胎化的強制執行的這個政策,使中國的人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現在大量的老齡人口,六、七十多歲的人在中國非常多。這些事實再也瞞不下去的。而且現在好多的地方出現了非常緊張的狀態,比如說房地產業整個垮台也瞞不下去了,幾乎所有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都是債台高築,沒辦法經營下去,處於崩潰的邊緣。這一切引起整個經濟全面的衰退,降級消費,然後再由此就看到了很多的大廠,包括計算機的大廠大量裁員。所謂以新能源與電動汽車為龍頭的新質生產力,也在2、3年的曇花一現後進入了惡斗和內卷。大量的大學生畢業了就馬上進入失業狀態,都是不爭的事實。官方的報道看不見,我們的研究的數據也能看出來消費者物價指數現在一直是在1%左右,這也是官方經過反復修改修訂了以後出來的數據,實際上應該是進入到2%,才有可能不引起消費恐慌。因為大家都是盡量避免消費,所以才造成了現在的通貨緊縮的狀態。

由此最後造成了更大的問題,連各級政府官員都出現了大量的減薪、欠薪的現象。現在財政收入已經不足以維持正常的政府運營,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會看到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他們選擇的辦法是就舉債,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時大量舉債。而且發超長期國債,30年、50年的國債,吃下一代人,下兩代人的未來的收入。所以我覺得中國經濟真的是非常恐怖。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是不受約束的政府,政治體制沒有約束能力,人民代表大會可不可以制約黨中央的決定?黨中央可以不可以制約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決定?這些都不存在!所以中央集權和共產黨獨裁這樣的政治體制,一定要在出現危機的時候,為了轉移矛盾的聚焦的點,很有可能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錯誤信息,錯誤的決定,所以就有可能會危及到周邊的國家,甚至全世界。



拜登總統說過一句重話:中國現在的經濟狀況和國家治理的情況,很有可能使它在經濟狀況,各方面狀況出現危機的時候,做出危及世界的壞事。所以你就可以想像,全世界都開始緊張了,而且這不是空穴來風,確實就是有這種可能性的,而且有這種能力對全世界造成傷害,所以這也是現在大家必須要警醒,要非常警惕,可能現在看到的可能是危及別人,而不是自己……

法廣:從現在情況來看,關稅對中國經濟會不會在剛才你說的基礎上,再來一個雪上加霜的這種效應,還是特朗普會幫助習近平渡過這個難關,因為他說要去中國,跟中國再繼續再談。

李恒青:現在的中美之間在關稅上的競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談判。在此過程當中,應該說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很多人說特朗普總統是一個商人總統,他只是重視錢,重視利益,這是對說特朗普一個比較准確的認識。實際上,特朗普是美國的總統,一定是要受到各種各樣力量的制衡,所以他會按照美國的國會和其他的各方面組織,最後制定下來的戰略的指針,萬變不離其宗來進行運作。現在的指針是什麼?就是要跟共產黨的中國展開長期的、根本性的競爭,最後要徹底改變中國現在對美國的競爭優勢。這個方針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前期制定下來的,包括拜登總統,還有現在特朗普自己的第二任期內都在執行這個戰略。


所以,現在跟中國的關稅的競爭和外交以及其他地緣政治上的對抗,實際上都是與這個戰略指針結合在一起的,但是中間有反復。

實際上特朗普早已經表明了——而且這不是他個人拍腦袋想出來的,是他的經濟團隊在競選的過程當中和剛開始入主白宮時期都提到的——將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百分之60到65之間的關稅。這點實際上會在未來談判過程中最後達成,但是因為畢竟中國是個大國,而且中國目前有一些戰略上和地緣政治上的優勢。這些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時,就是要談判,找到共同點,找共同點並不一定說就是投降,或者就是作讓步了。

包括特朗普自己表示他有可能會去中國習近平見面。應該說,從個人的觀察,特朗普這個人創作是很希望去中國的,因為上一次他去北京的時候,習近平破例在故宮舉行了富麗堂皇的歡迎宴會,拿著中國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把特朗普看得是目瞪口呆。他非常希望這種事情再度發生。但是他在推特上和他自己的媒體上講了以後,很快就改了,說實際上他不會九月份去,因為習近平特別希望他在9月3號能夠去參加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搞的大閱兵,如果這時候去就是給習近平個人進行背書,所以特朗普拒絕了。就是說在談判達到一定的清晰狀態後,然後進行國事訪問,那個時候就可以去跟習近平見面,可以去跟他談了,談判的時候是需要一些特殊的場景,特殊的背景進行談判,有一些具體的一些做法,但是他的真正的核心的原則,也是各個國家都特別擔心的,因為我們在過去有過這樣的先例,所以像現在包括台灣啊,歐洲盟友有時候有所擔心,特朗普會不會做妥協,把盟友的利益出賣了。但是我想,特朗普畢竟是美國的總統,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制約因素實際上非常之多,而且最近國會又在醞釀推出很多針對中國新的法案,會有很多制約。所以即使有一些松動的話,也不用太擔心。


法廣:特朗普的關稅戰,對整個世界的這種經濟體造成的沖擊,以及後果會對中國會有好處嗎?換言之,中國可以占據美國留下來的空缺嗎?

李恒青:當然這個是中國所希望看到的。習近平習近平在幾次講話當中都說,現在中美貿易戰和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給世界增加了變數,也攪亂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平衡。對中共這個國家的經濟和各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是他一直在強調危機當中蘊藏著機會。因為什麼?現在應該說特朗普總統是把整個世界攪亂了,他認為在過去的二戰以後至今的七十多年,世界占了美國很多便宜,包括聯合國等這些組織,實際上一直在占美國的便宜。美國出了想法,出了大量的錢在維護世界和平上,比如北約和亞洲的那些盟友,由美國來花錢來保護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現在還對美國說不,尤其是現在的歐盟自己要求有獨立的外交自主、軍事自主。但是實際上歐盟沒有這方面的完全的實力,雖然想做又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所以這就是特朗普認為作為一個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代表的是美國人民的利益。所以不能讓你們老占我們的便宜。而且這個是從二戰以後那麼多屆總統都不願意去觸碰的。因為一旦觸碰了盟友的利益就很有可能會有一個巨大的風險,這些盟友要選邊站隊了。這就是現在習近平最希望看到的,而且他一直在背後,不斷地跟各國領導人見面時都在講的,比如告訴歐盟應該有戰略自主,歐盟應該發揮他的獨立的戰略的定位等等……

但是,實際上美歐之間的盟友關系基礎是什麼?不完全是經濟的基礎,更是意識形態,是民主自由,這個意識形態是兩個國家集團所形成穩固的戰略關系的很重要的一個基礎,這一點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辦法改變的——因為它是一個獨裁的國家。如果從這個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說,跟它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盟友,這個就是習近平沒有辦法去逾越的。但是,因為歐盟是二十七個國家組成的,有各國之間的利益,所以(中國)現在就各個擊破:比如匈牙利、塞爾維亞,是進入歐洲的橋頭堡——當然塞爾維亞沒有被允許加入歐盟,但是地處在歐洲。另外像西班牙,現在也在不斷的去把電動車和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的產業大量進行輸出,然後用惡性競爭的這種辦法打亂了自己國內的產業布局。



但是從根本上看,共產黨的中國歐洲之間不論意識形態,還有戰略角度都是完全對立的。所實際上懂中國歷史的人,看到“韜光養晦”,就應該想到劉備和曹操之間的這層關系。但是這些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沒有一個認識到這一點,也是後來余茂春在國務院和白宮擔任重要謀士的時候,把這件事情講清楚了,他也是有話語權的專家,因此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他讓美國的戰略家們看清了中國的外交戰略。所以我覺得不能夠被蒙蔽。從這些角度來說,現在的歐洲也都看清了,這種競爭實際上是永恒的,是一直要競爭下去的,除非共產黨政權垮掉,然後變成了一個透明的,可以相互制衡的一個民主國家。那時候美國中國歐洲中國就會變成戰略伙伴。

感謝李恒青先生接受法廣專訪。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3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