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背着房贷的中国年轻人 该何去何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深圳2022年初以来房价开始下跌,2024年新房住宅成交均价回到2017-2018年的水平


打三份工勉强支撑

在杭州的徐先生和妻子都是程序员,他们在2019年顺利花三百多万买房“上车”,在2020年生了儿子后,妻子辞职在家带孩子。原本徐先生的科技大厂收入足够支持全家,但2024年,徐先生被裁员。而36岁的他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算是“高龄”,想要找到和原本相同职位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迫于经济压力,夫妻二人都开始同时做好几份临时的工作。妻子作为自由职业者,在家接一些英文翻译,网页搭建的活,徐先生则开始开网约车,后来又开始送外卖。虽然这其实并非他的本意,

“我原本的计划是想要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做一些教大家编程的课程,然后通过知识付费来获利。我也拍了十二个视频,发在抖音和小红书上,后来两边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个粉丝。再后来五月底的时候,我儿子生了个病花了点钱,眼看我剩下的存款都快不够付房贷了,所以就先想着开网约车赚点钱。”

最近,他遇到同样从大厂被裁员的程序员同事,对方加入了一家初创企业,想要拉他入伙。他担心初创企业前途未卜,所以只在里面做了份兼职的工作,算上开网约车和送外卖,他同时打三份工才勉强能还得起房贷。

“还是不敢违约,我上征信名单不要紧,关键我怕影响我儿子的前途”,他向记者坦承到。

金融从业者“割肉”卖房

海归之后回到上海从事金融业的苏珊.胡(Susan Hu)在2017年入手了黄浦区一套二手房,虽然房子并不大,但因为在好学区,之后几年房价水涨船高。


但23年她已经先一步把房子卖了。价格比17年稍微高一些,但扣去装修投入的成本,银行借贷的利息等等,差不多不赚也不亏。

“我自己就是做金融分析的,几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表我都有追踪,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我相信我的同行们也都感受到了”,她在采访中耐心解释道,“当时23年,疫情之后的开放,大家都以为经济会恢复,但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出现了通货紧缩。我记得大概是7、8月份的时候吧,我看了23年上半年的数据,外贸并没有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下降,房价也有跌的势头,我就觉得到了应该卖房的时候了。”

卖房时,父母亲戚都劝她,认为房价总归还是会涨上去的。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人习惯了房价持续上涨,也习惯了一家人掏空父母,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六个钱包为孩子买房子,但苏珊却觉得,这一轮的下跌不会很快结束。


“现在科技公司裁员潮,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谁还有能力来买房子。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少了,房价自然会跌”,她说道,“而且,我也不希望自己被困在房贷里。我现在和朋友一起住在离公司比较远的浦东,房租比我当年的房贷还省了四五千块。我还能多些钱去国外旅游。”

中国下半年经济不容乐观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师陆挺与其团队在7月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与过去几年相似,今年中国经济也会在年中出现转折点,尤其是需求将出现断崖式下跌。报告中也表示出对房地产业前景的不乐观。

苏珊提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依然存在。202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的年轻人喜欢买房,其中不少更是把买房作为了结婚生子的前提。但是随着房价逐渐下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困在了高昂的房贷中,无论是断供还是低价出手,似乎都不是理想的选项。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