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溫哥華新聞: 房價難以負擔 溫哥華全球排第四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每個住在溫哥華的人都知道這裡的房價有多貴,但最近的一項美國研究揭示了溫哥華房價在全球范圍內是多麼的“難以承受”。


根據最新發布的 2025 年《Demographia 國際住房負擔能力報告》,溫哥華在全球 95 個主要住房市場中,排名第 4 位,被列為“極度難以負擔”的城市之一。

研究發現,“溫哥華是加拿大房價最難負擔的市場,也是 95 個市場中第 92 個房價最難負擔的市場,其房價中位數倍數高達 11.8,令人難以置信,除香港、悉尼和聖何塞(San Jose) 以外,比其它所有房地產市場都更難負擔”。




溫哥華在過去 16 年 中,一直排在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前 10 名以內。

這使得溫哥華成為全球第四大“難以負擔”的住房市場。這項頗具爭議的榮譽來自加州查普曼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全球住房負擔能力。

研究指出:“高房價很大程度上是限制邊緣地區增長的政策的產物,而這恰恰是城市發展的慣常方式。Demographia 的報告顯示,在此類政策盛行的地方,例如英國、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科羅拉多州、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區,其後果是災難性的,至少對潛在購房者而言是如此”。

查普曼的研究使用中位房價收入比(或稱中位倍數)來確定各個市場的住房負擔能力水平。該研究根據中位倍數將住房負擔能力劃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

  • 價格實惠(3.0 及以下)
  • 中等難以承受(3.1至4.0)
  • 嚴重負擔不起(4.1至5.0)
  • 嚴重難以承受(5.1至8.9)
  • 難以承受(9.o 及以上)

溫哥華房價中位數倍數為 11.8,這意味著溫哥華房價中位數幾乎是溫市普通打工人收入中位數的 12 倍。


該研究反思的一點是,報告提供的是全國平均水平。查普曼的分析指出,由於同一國家不同市場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報告往往具有誤導性。加拿大的情況尤其如此,查普曼的研究提供了一個例子,指出溫哥華的物價是埃德蒙頓的3.2倍

查普曼指出,20 世紀 90 年代房價飆升,尤其是在“受城市控制戰略控制的市場”。該研究稱,自 2000 年代中期以來,加拿大的住房負擔能力大幅下降,溫哥華多倫多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查普曼的研究表明,新西蘭可能掌握著解決全球主要市場住房危機的關鍵。


“逆城市化是人們對住房負擔能力持樂觀態度的一個原因。新西蘭最近頒布的住房改革是另一個原因”。報告稱。

新西蘭政府已實施一項計劃,旨在大幅降低郊區和遠郊地區的地價,從而顯著提高住房負擔能力。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市場也應推行類似的模式。

這些改革措施應成為樣板,與移民模式相結合,有望預示著房價將進入穩定期。

很多人因為高房價離開BC省前往其他省份(例如阿爾伯塔省)尋求更便宜生活成本。這項研究就此發出警告,稱人們正在用腳投票。

在最昂貴的市場進行根本性改革之前,尋求更高生活質量的家庭可能會繼續遷往其他地方。規模最大、價格最高的市場可能會繼續將居民轉移到房價更便宜的地區,這將大大削弱它們在未來的主導地位。

REF: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impossibly-unaf...
1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4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5-08-06 19:50
    We may think that our salaries are too low to buy houses in Vancouver if we judge the affordability by house price to income ratio. I wish all working-class families can make over $400k a year to buy their first homes. Unfortunately, those greedy guys would ask for $4M for basic single houses. People would never afford houses if no rules were changed.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