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花千万买豪宅的年轻人,开始维权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北京豪宅,主要是“豪”在了地段上。在我眼里,可能三里屯那附近,或者三环以里才算得上是位置好的,但我的房子已经出了五环了。


对我来说,这套房子就是家人送的一个巨大的盲盒。三年前,家里送给我和姐姐一人一套房子。买房的全程我都没有参与,甚至连具体的选址我都不是特别清楚,收房前,我甚至以为房子在山脚下,收房时一看,原来是在半山腰。

我印象里的豪宅,应该是那种一进小区大门就感觉很高端,里面种的树、用的石头,可能都大有来头。但在北京,感觉真正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缦合、壹号院等少数几个小区,要么就是核心位置的独栋别墅。


我这个“豪宅”,一样都不符合。均价不到10万,位置也离市中心很远。除了硬件上离真豪宅有距离,“软件”上好像也差点意思。豪宅的服务也很重要,我们每年的物业费要一万多,买房时,物业承诺了满满当当一本子的服务,连每层多少垃圾桶,每天要收多少次垃圾都有明确规定,可实际收房后,发现很多都没落实,就连配的管家数量都少了。



▲ 有人买豪宅,是为了享受更高端的服务。图 / 《承欢记》

去年,开发商提前交房了,但在收房时,业主都感觉到被背刺了,多少带着怨气。主要是因为短短两年间,价格跌得太厉害了,房价甚至出现了倒挂现象。很多业主都是几年前买的期房,当时花了1000多万,可是如今的现房,我上网搜了一下,小区里和我家相近楼层的房子只要七八百万了,相当于亏出去一辆豪车或者一套老破小。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很多其他业主一开始都琢磨着怎么退房,哪怕再添点钱置换一套更好的也行,但四处询问了朋友才知道,退房太难了,只能恢复平常心,安慰自己说自住也挺好的。

或许因为没有提前花费太多精力,房价下跌也没让我太焦虑,但小区里其他业主很难接受。我们买房没多久就进了业主群,原本几乎没人说话,后来发现房价倒挂后,大家活跃起来,开始讨论如何维权。

也正是那时,我发现不少邻居其实是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对于他们来说,房价下跌带来的痛会更明显。很多人买房都是拿出攒了很多年的工资,背上了大额房贷,有的可能还掏空了两个家庭好几个人的钱包,跌去两三百万就等于几年白干。眼看着自己努力置办下的资产一夜缩水,他们维权的心也更积极、迫切。


在群里待久了,我发现大家维权都很有互联网的风格,有时候甚至觉得,我好像住进了一个班味很重的小区。首先,维权方式就很有互联网风格——给开发商总部写邮件反馈,群里有人直接把大家的诉求编辑好,然后每个人都复制了,集体发送。甚至群里还开过两次线上会议,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等到收房时,群里直接拉出一个在线文档,共享编辑。文档的格式非常规整,每个人把发现的问题详细地描述,后面还附带着可行性建议,然后再整理成文件一起反馈过去,整套流程相当熟练、顺畅。到后来我再打开看,文档内容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地划都划不完。

虽然最终没能退房,但这一套互联网式的维权流程也的确奏效了,等到我去验房时,实际问题比我预想中的少多了。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绿化,原本邻居传来的图片看着就是普通小区的绿化,完全没有豪宅的感觉,维权后再进去看,多了很多名贵的花,也多了很多设计感,春夏看花,秋天看叶,冬天赏雪,一年四季都齐全了,真的也得感谢这些互联网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