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山谷"怎麼敢在暴雨天讓人露營睡帳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而且有相關經驗的人都知道,這類活動肯定都是提前邀約的,不會卡著時間找人。


根據一些博主的反饋,大家差不多在21號前後得到邀請,而暴雨預警則出現在24號以後。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答應去參加活動的時候,並不知道會面臨如此惡劣的天氣。

站在博主的立場,既然已經答應了邀約,主辦方也沒有通知活動改期,那麼頂著暴雨按時參加活動,也算是對工作的一種負責吧。

當然有人會說,他們還是太沒有風險意識了,也太不對自己和家人負責了。就算是工作,違約又怎樣呢,沒有任何活動比生命重要。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台風天冒風冒雨去上班的打工人還不是一樣的多?


說到底,悲劇已經發生了,此時此刻再來冷嘲熱諷個體的選擇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需要的是從中得到更多警示。

對於這些活動主辦方,是否能夠直面損失、及時喊停?是否能把最壞的情況想在前面?是否有足夠有效的應急措施來規避風險?是否能夠真正對參與者的財產和生命安全負起責任?


同樣的,對於參與活動的個體,也應該更嚴謹地考慮可能遇到的風險,以及可能面臨的危機,然後思考是否有承擔這些代價的勇氣?

總而言之,面對變幻莫測的自然氣候,不能心存僥幸,更不該想當然。對自然、對生命充滿敬畏,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不要再讓下一場暴雨教給我們答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