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許倬雲生命裡最後的19年,靠著什麼撐下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人還應有“中國看世界”的視角,即抱著為世界謀幸福的念頭,從中國傳統智慧中尋解決方案,未來的中國文化不只在中國,而是將超越地理區隔,屬於全人類。


正如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我這種思鄉的情緒不是那種濫情式的思鄉,我更希望的是中國人在面對正在轉變的重大關口時,了解其位置,不能閉關自守,應該開放心胸,承認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不要總是關著門。這種情緒,與其說是思鄉,毋寧說是一種對於中國的期望。”

在許倬雲先生看來:“和而不同”“陰陽二元論”“變化”等典型的東方思想適用於未來世界,“中國不應該妄自菲薄,而是把這些非常合時的思想資源貢獻給世界”。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許倬雲先生已逝,但他的智慧與溫情將長留人間。後代會一次次想起先生的追問:“未來的世界,工具性的理性或許可以發展到極致,但其目的與意義卻沒有人問。未來的世界,顛覆文化的人很多,卻沒有文化的承載者。知識分子還有沒有張載所期許的四個志業?”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