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關於種姓:印度"最隱秘傷疤"要被揭開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學者認為,除了短期選舉前景,進行種姓普查的決定必然會對印度政治和社會產生結構性影響。(圖源:印度“連線”新聞網站)

前段時間,印度內政部宣布了一件大事:印度要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輪全國人口普查,並同步進行種姓普查。


要知道,印度上一次成功進行種姓普查,還是在1931年的英屬印度統治時期,當時英國殖民統治者收集了印度社會4000多個種姓。

一直以來,種姓普查都是印度社會的“敏感點”,不少種姓群體因為種姓問題掀起社會運動,甚至在普查員到來時“閉門謝客”。

因此,此次種姓普查的消息一出,印度國內又掀起激烈的爭論:統計種姓究竟是提升弱勢群體的地位,還是進一步加劇社會分裂?

博觀工作室出品

文丨環球時報記者 苑基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白元 尹雅雯

博觀工作室將通過三個問題,和大家一起了解印度“最隱秘傷疤”背後的真相:種姓普查為什麼是印度社會的“痛點”?為什麼時隔百余年,印度政府要重啟全國性種姓普查?種姓普查又會對印度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1


“不可說的秘密”

近百年來,種姓數據一直是印度社會“不可說的秘密”。

1881年至1931年英國殖民統治期間,種姓普查是印度人口普查的常規內容。獨立後,為避免社會分裂加劇,印度政府於1951年叫停種姓普查。

到1961年,印政府允許各邦基於自己的調查編制表列種姓,但不能進行全國性種姓普查。


而在2011年,國民大會黨時期的辛格政府努力收集了種姓數據,但調查結果從未得到充分公布。

要回答為何印度要重啟種姓普查,首先得弄清楚,種姓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化過程。

《環球時報》前駐印度特派記者苑基榮在其《印度復興:自負與自縛的巨人》一書中,對種姓制度有詳細闡述:

一般認為,印度種姓制度起源於3000多年前。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結合自身宗教和當地文明形成種姓制度,嚴格劃分印度教徒的等級和職業

第一等級的婆羅門為祭司;第二等級的刹帝利為武士;第三等級的吠舍為平民;第四等級首陀羅為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除了上述四大種姓階層,還有被稱為“賤民”或“表列種姓”的達利特,他們多從事如焚燒屍體、屠宰動物等最低賤的職業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6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