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實探白馬寺:基本無商業元素 僧人頂著高溫種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實探白馬寺:基本無商業元素,每天免費供應60余桶水,游客在茶舍大排長龍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

7月29日,河南登封少林寺官方消息,此前在白馬寺擔任20年方丈的印樂大師任少林寺新住持。8月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白馬寺,發現寺內難見商業元素,僧人耕作、誦經,游客上香、參觀,互不打擾。天氣炎熱,寺內每天提供60多桶水供游客飲用,免費茶舍前人群排起長隊。




白馬寺內景

進入白馬寺前,多位當地村民表示,白馬寺一直以來都沒有商業化,水、吃的都沒有賣的,需要自帶。進入寺後,記者發現,除去寺院法物流通處和講解處,寺院沒有任何一個收費項目。自取的三支香免費、隨處可見的飲用水免費,游客們排隊領取井然有序。



白馬寺不語茶舍



在寺院一處竹林旁,還設有免費的茶舍,舍內用茶壺泡好的普洱茶、綠茶、苦丁茶可以無限續杯。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天氣炎熱,寺內不賣水也沒有自助販賣機,該茶舍便成了許多游客納涼解暑的首選之地。許多游客飲過茶後,主動聯系寺廟,表示要捐茶葉,供之後的游客繼續喝茶。





正在更換飲用水桶的工作人員

寺院內,一直有一輛滿載飲水桶的三輪車穿梭其中,義工們將飲完的水桶裝滿冰水再放回原處。據工作人員介紹,一天下來,他們要供應60多桶水,其中有冰水,也有溫水。有些供應點剛換不久就喝完了。

多位來此接水的游客表示,寺院太大了,轉完後能喝上一口冰水很解暑。

資料顯示,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刹。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裡處,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洛陽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新聞鏈接>>

實探白馬寺:僧人頂著38度高溫種地,義工稱寺裡一直農禪並重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

7月29日,河南登封少林寺官方消息,此前在白馬寺擔任20年方丈的印樂大師任少林寺新住持。8月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白馬寺,發現即使當天氣溫有30多攝氏度,寺內仍有僧人在地裡勞作。有義工表示,僧人農禪並重已經很多年了,每年耕種收獲的糧食都會在寺院空地晾曬,多余的會分給各地的香客們。




游客們在白馬寺

天氣信息顯示,洛陽市8月3日最高氣溫達38℃。上午10時許進入寺院,記者在陽光下步行幾分鍾就能出一頭汗。寺院內的樹蔭下、免費茶舍、台階上,到處都是納涼的游客。

此前,有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白馬寺一直以來保持著種地的習慣。記者來到寺院最深處發現,在一扇敞開的門後,有幾條道路,通向一片農田,不時有義工開著三輪車、僧人扛著鐵鍬進出。門口寫著“游客勿入”的指示牌,一旁的義工婉拒記者采訪的請求,並表示“沒什麼好拍的,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白馬寺曬糧時立起的牌子

據了解,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的“祖庭”,一直以來都遵循農禪並重的祖訓,每年收獲的季節,許多游客都能在寺院空地上看到大片晾曬的糧食,包括黃豆、玉米等。


客堂師傅向記者說道:“(僧人)天天都在幹農活,今天上午還去地裡了。農禪並重是祖訓。”在過去,白馬寺後的農田多種植黃豆,會免費給村民和游客發放豆子,不過這位師傅表示:“因為幹旱,今年應該發不了黃豆了,沒有種了。”





剛從地裡勞作回來的僧人

一位在寺院工作多年的老義工向記者介紹道:“並非所有僧人都要去地裡耕作,有的種地、有的給花草樹木澆水、有的去打掃衛生,都有各自的事做。寺裡共有幾十畝地,今年地裡種的麥子、紅薯等,每年豐收的時候就在空地曬,收獲了供寺內僧人、義工、工作人員等食用。”

該義工表示,除了糧食,在寺院內的一些空地還種著蔬菜,都是寺內人自己種自己吃。好多次,她還偶遇到印樂方丈去地裡,“(大師)跟我微笑示意,打個招呼。”



白馬寺將黃豆發給香客

一位白馬寺的導游表示,之前提出將多余糧食分給游客們的就是印樂方丈。“前幾年黃豆大豐收,寺裡收了3萬多斤,方丈就表示寺裡也吃不完,就全都包成小包,放在寺內供游客自取。”

采訪期間,記者偶遇白馬寺監院妙通法師。他走在路上微笑著同義工打招呼,雙手合十。記者幫工作人員抬東西後,義工也熱情地分享香客們帶來的零食。



白馬寺內景

資料顯示,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刹。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裡處,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洛陽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