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被嫌不够弱?体坛"新女性"被拒赛场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布朗认为,从科学角度而言,“跨性别女性是男性,不应当参加女子比赛”。


长期研究跨性别者运动表现的哈珀(Joanna Harper)博士则对《联合早报》说,目前的研究样本量都相当小,因此“往任何一个方向做出明确结论,恐怕都不正确”。

哈珀说,青春期睾酮带来很大优势的结论很明确,但跨性别女性接受荷尔蒙疗法是否会降低或消除掉这些优势则较不明确。


她说:“处于新兴阶段的科学领域,往往不是所有研究都得出同样结论。”



(插图/何汉聪)

跨性别学者:参赛资格 可按个别体育项目情况决定

哈珀本身是一名跨性别者及非职业长跑选手。她完成跨性别疗程后发现自己跑步速度慢了,激发她开启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年来,她参与过国际奥委会、世界田径联合会、国际脚踏车联盟和世界赛艇联合会针对跨性别选手参赛政策的研讨工作。

哈珀博士积极参与国际奥委会和其他体育总会针对跨性别选手参赛的研讨工作。她说,跨性别女性接受荷尔蒙疗法后是否还保留显著男性体能优势,研究至今仍不能明确定论。


哈珀指自己站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认为各别体育项目根据各自的情况就跨性别选手参赛做出决策,是最谨慎的做法。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体育与运动科学系副教授许坤德受访时说,学界对跨性别选手的研究确实还需要更多数据,但据他观察,过去五年有越来越多证据明确指跨性别女性在体能上,较女性占优势,“尤其是讲究气力和耐力的运动”。

不过他认为,即便出现更多证据,还是会有两派对立,一方会从科学角度要求比赛对女性公平,另一方则从道德角度要求社会包容少数群体的参赛空间。


奥委会赛规调转 科学研究实证难追政治风向

新西兰举重选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是奥运史上首位参加女子比赛的公开跨性别女性。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获国际举重联合会批准参加女子87公斤级赛事,原本受看好摘牌,却在小组赛就出局。



新西兰举重选手哈伯德是史上首名参加奥运会的公开跨性别女性,她2021年以43岁高龄出征东京奥运,原本受看好可夺牌,却闯不过小组赛。(路透社)

国际奥委会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允许跨性别女性参赛,但须进行性器官移除与再造以及荷尔蒙疗程。2015年,奥委会取消手术的要求,但保留荷尔蒙疗程规定;2021年,奥委会的指导框架还特别强调包容,建议各体育总会在研究有明确结论前,不要限制跨性别女性参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