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對非洲來說,中國航天方案更實惠,還包技術培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館消息,今年年初,中國援納米比亞衛星數據接收地面站項目順利竣工。該項目旨在支持納米比亞發展航天基礎設施、培養技術人才,提升其遙感衛星應用能力。7月16日,該項目順利通過中、納雙方聯合技術驗收。


“在2025年中納兩國建交35周年之際,該項目成為中納合作的又一光輝典范。”中國大使館指出。

8月2日,肯尼亞媒體人傑文斯·尼亞比亞格刊文稱,這座位於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郊外的衛星站,象征著中國非洲國家在非洲新興航天工業中的合作日益加強。


在文中,尼亞比亞格援引兩名西方專家的話指出,近年來,非洲國家越來越傾向於與中國合作開展航天技術。分析稱,對非洲來說,相比西方國家,中國航天解決方案更實惠,並且提供技術培訓以建設當地技術能力,同時不像西方那樣常常帶有政治條件和出口限制。

“裡程碑!中非航天領域合作的又一典范”

據介紹,溫得和克衛星站主要用於接收、處理和分發遙感衛星數據,應用於納米比亞的環境監測、農業、災害管理和資源評估等多個領域。中國還將為數十名當地工程師提供技術培訓,以增強納米比亞獨立運營和使用該地面站的能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7月16日,中國援納米比亞衛星地面數據接收站和處理系統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中、納雙方聯合技術驗收,標志著該項目實施工作全面完成並得到了納方認可。

納米比亞教育、創新、青年、體育、藝術與文化部計劃和質量保障司司長文森特·范·羅伊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中方團隊在項目實施中付出的努力,稱地面數據接收站的建成是重要的裡程碑,將助力納米比亞開展後續航天領域合作,增強其遙感衛星應用能力。

據了解,該項目是繼援埃及二號衛星項目後的第二個高新技術領域合作項目,也是中非航天領域合作的又一典范,建成後將有力促進納米比亞航空航天領域發展,也將服務當地民生。

尼亞比亞格稱,這種持續的合作凸顯了中國在航天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中國正通過戰略伙伴關系幫助非洲國家建設航天能力的努力。





中國援建的納米比亞衛星地面數據接收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大使館

文章稱,溫得和克衛星站是中非航天合作的典范。與此同時,中國與埃及正構建戰略太空伙伴關系。中國在埃及首都開羅附近投入巨資參與建設“太空城”,旨在使這個非洲東北部國家成為衛星制造的區域中心。

據悉,埃及“太空城”是一個建築群,就在埃及總統塞西的政府正建設的新行政首都附近、開羅以東約30公裡處。“太空城”核心部分是一座衛星實驗室,該實驗室由中國撥款建造,於2023年開始運營,使埃及能夠在國內完成約60%的衛星制造過程,使開羅成為首個擁有這種能力的非洲城市。



埃及和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非常成功。公開資料顯示,埃及是首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同中國在衛星領域開展合作的國家。埃中航天合作促進了埃及在航天技術領域的能力建設,為埃及自主發展航天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國際航天合作樹立了榜樣。

2023年12月,中國成功將埃及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埃及二號衛星由埃中聯合設計研制,在埃及完成現場總裝、測試和環境試驗。這標志著埃及成為第一個具有完備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能力的非洲國家,這是埃及航天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2023年12月,我國成功發射援埃及二號衛星 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報道稱,截至2024年12月,中方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近200份政府間航天合作協議,涵蓋對地觀測、深空探測、衛星研制、月球探索、載人航天等多個領域。中國航天“朋友圈”不斷擴大,航天科技成果也在更好地造福人類。

尼亞比亞格提到,中國與十多個非洲國家簽訂了航天技術、培訓和地面基礎設施的雙邊協議。例如,突尼斯設有中國首個海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地面站,中國還在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資助並發射了多顆衛星,資助了埃塞俄比亞兩顆衛星和兩個地面站的建設。

“中方途徑可及且實惠,西方做不到”

英國開放大學國際發展講師弗蘭頓·奇耶穆拉認為,中國非洲的航天合作是技術援助與地緣政治利益的戰略結合。 他表示,中國的航天技術公司將非洲視為主要市場,通過“技術外交”提供西方國家因成本或軍事考量而限制的衛星接入和基礎設施。


“這培養了善意,使中國成為可靠的合作伙伴,”他解釋說,“通過提供航天技術和設施,中國促進了非洲的電信、農業監測和資源測繪的發展”,推動了非洲發展,同時為中國服務創造了市場。

他補充說,建立地面站和伙伴關系增強了中國非洲大陸的商業和安全存在。

奇耶穆拉稱,非洲國家越來越傾向於與中國合作開展航天技術項目。相比西方國家,中國不設有政治條件和出口限制。“成本和可及性同樣是重要因素。中國航天解決方案更實惠,且包括技術轉讓協議,以建設當地能力。”他還提到,中國經常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將更廣泛的基礎設施投資與航天技術結合。

美國喬治敦大學助理教授布萊拉尼·吉利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中國非洲新興航天領域的參與反映了其更廣泛的經濟和外交目標。

他表示,中國從衛星發射到地面站和導航服務的資助,使其成為非洲國家關鍵的發展伙伴,同時擴大了中企影響力。“這種公共和企業間的相互作用,推動中國成為塑造非洲數字和基礎設施未來的首要力量。”

吉利表示,對於非洲政府而言,“中國航天技術為他們的數字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提供了可及且經濟實惠的途徑,這往往是西方伙伴忽視的領域”。他還指出:“中國更願意以共同發展為框架來構建這些伙伴關系,不像西方援助那樣常常附帶明顯的條件。”

眼見中非航天技術合作不斷深化,西方媒體著急了,已經開始抹黑離間。

今年2月份,有英媒發布一則長篇報道文章,以埃及首都開羅郊區的一座太空實驗室作為“引子”,隨後卻逐漸“圖窮匕見”,提及中國在當地航天合作項目中的影響力。這篇報道將中國非洲展開技術合作這一正常之舉,加上美國方面長期炮制的荒唐論調,炒作渲染成所謂的“安全風險”。

與此同時,一些美國軍方人士也跳了出來,炒作中國在太空領域的所謂“威脅和風險”。五角大樓更是聲稱中國試圖利用這些太空項目“脅迫”參與其中的非洲和發展中國家。



然而,有非洲業內人士則指出,這些年來,一些非洲國家早已對美國這種針對中國所散布的“安全警告”感到厭倦,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究竟誰能夠切實地提供幫助、資金和太空技術。

美國有幾十年的時間來幫助非洲發展他們的太空計劃,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這些國家正在意識到,美國並不完全把它們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這名非洲業內人士說道。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