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高中老師苦讀博士發現"神藥"得諾獎!人血可毒蚊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什麼動物是人類最大的天敵? 是蚊子!每年因蚊子叮咬罹病而死的患者多達數十萬人,因此防治蚊子一直都是各國公共衛生部門的重點項目。一項特殊的藥物研究卻發現,伊維菌素(ivermectin,一種抗寄生蟲藥物)竟然可以改變我們的血液,使其對蚊子有毒,也就是我們有機會成為蚊子的克星。


每日科學(Scitech Daily)報導,伊維菌素通常治療被忽視的熱帶疾病,例如導致河盲病的盤尾絲蟲病;然而,一項在肯亞和莫桑比克進行的大規模寄生蟲防治工作時發現,伊維菌素竟然還有對抗蚊子的效果!根據統計,每個月服用1次伊維菌素的居民,平均瘧疾病例竟減少了26%。進一步研發現,它使人體血液對蚊子具有致命性,蚊子叮咬後,它們反而被血液給毒死。更令人欣喜的是,虱子、疥瘡和臭蟲也會因藥物有所減少。

伊維菌素是日本著名生化學家大村智最著名的貢獻之一。與其他科學家不同,大村智原本是一位高中老師,而他的課堂也有夜間部,在上課之余,許多半工半讀的學生勉勵大村也可以攻讀學位。 他在1960 年考入東京理科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白天是研究生,晚上繼續擔任高中兼教師,於1963 年獲得碩士學位,1965年進入北裡柴三郎研究所,首次以磁核共振(MRI)方式,分析出吉他霉素(Kitasamycin,或叫北裡霉素)的化學結構,因此獲得博士學位。1971年,大村智赴美深造,獲得美國默克藥廠的重視,為他組建研究團隊(仍屬北裡柴三郎研究所)並提供資金。


1974 年,大村的研究團隊與默克藥廠共同合作,發現伊維菌素,發現它對多種線蟲與外部寄生蟲具有強效作用,1981年被廣泛使用,拯救了熱帶國家的人民與畜牧業,被譽為“對抗貧窮病的神藥”。

因為伊維菌素的專利費而,自 1981 年以來,大村智的研究團隊每年都能收到約 15 億日圓的專利費,直到專利到期時,北裡研究所已經賺了超過 250 億日元,這筆錢也使北裡大學、研究所成為日本一流的生醫學學府。


2015年,大村智與瘧疾新藥青蒿素的中國生醫學家屠呦呦、治療蛔蟲的美國生醫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物與醫學獎。在頒獎時,大村特別帶著亡妻的照片,這一幕深深感動了許多人,展現了他對亡妻的深情和對科學事業的熱忱。


瘧疾仍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2023年記錄的病例數為2.63億,死亡人數為59.7萬人。現有的預防工具,例如長效殺蟲蚊帳(LLIN,浸染殺蟲劑的蚊帳)和室內噴灑(IRS),其有效性正在下降。這主要是因為蚊子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並改變了它們的行為。特別是人在戶外行動時,沒有有效的方法保護自己,使得人們迫切需要新的方法來防蚊。

在肯亞與莫桑比克進行的兩項大規模給藥試驗,研究人員在雨季開始時,連續三個月都以“1個月1次”的方式服用伊維菌素,與接受另種抗寄生蟲藥治療的兒童相比,瘧疾感染率降低了26%,顯示伊維菌素降低瘧疾感染率是有統計學意義的。在肯亞,該計劃重點關注5至 15 歲的兒童;而在莫桑比克,該計劃則針對 5 歲以下兒童

此外,伊維菌素的安全性良好,並未發生嚴重的藥物相關不良事件。現在,研究報告正發送給各國衛生當局,請各國自行評估是否將伊維菌素納入瘧疾控制規劃的選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71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