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壽有四不過 後代福氣多"哪四個不能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有四不過,後代福氣多”。這句老話的意思是,做壽有四個方面的限制,而其中的“四不過”又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壽有四不過,後代福氣多”指哪4個不過?

一不過:父母健不過壽


在民間有句話:“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意思是說父母在世,子女依然是如孩童般需要他們的庇護。在這種情況下,經孩子為自己做壽就顯得有些不妥,甚至會被視為不敬。

因此,當父母在世時,若子女自辦壽宴,就會引來他人的側目,甚至可能讓人覺得子女是在搶奪父母的福壽。

二不過:年齡小於六十不過壽

在古代,只要人們過了四十歲,就可慶祝做壽。然而,做壽並不是每一年都要慶祝,而是通常在逢十的整歲時舉辦,這些特別的壽辰更具意義。因此在古代,開始做壽的年齡一般是五十歲。

然而在民間還有另一句老話:“做九,不做十”,這表示在做壽時不應慶祝整歲數字。例如,當家中老人即將邁入80歲時,通常會在老人滿79歲時提前選擇某一天為其慶祝做壽。

這是因為有句話說得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過於追求完美反而可能使願望難以實現。因此,為了祝願更長的壽命,做壽時也常常會采用虛歲的方式。


說到人過了40歲便可做壽,但俗語又提到小於六十歲不宜做壽。是因為古人普遍壽命較短,因此在年輕時不會舉行做壽。做壽的意圖,是在年老後祈求長壽。而四、五十歲便祈求長壽在傳統上並不太合適。

三不過:七十三歲或八十四歲不做壽

民間常言道,人生有兩道坎,只有邁過去才能享受更多的歲月,其中“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樣的說法預示著很多人在這兩個年歲可能面臨風險。


因此,當老人接近這兩個年齡時,他們通常會更加小心謹慎,以至於在這些年份中甚至不慶祝自己的生日,寓意著想要潛伏地避開厄運,順利過關。故而,這個時期不會有人為他們做壽。

四不過:人過九十不過壽

這裡所指的“90歲不過壽”主要是針對98歲以下的老人。

在民間,大家通常認為,活到90歲已然是高壽,之後的日子則是多活一日的獎勵。在這種情況下,再去做壽顯得似乎是在搶奪後代的福壽。然而,一旦老人活到98歲以上,接近百歲時,便是值得全家人歡慶的日子,屆時舉行一次盛大的壽宴,既光榮又讓人心中充滿期待。



(示意圖)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