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制,大学生不用"卷"成绩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客观上不再使用绩点来对学业进行评价,不意味着绩点就会消失,也不意味着绩点焦虑就会缓和。当大学生需要优中选优,分配入党、奖学金、保研等稀缺机会时,就需要一把尺子来丈量高低。当学生在同其他高校的同辈比较时,依然可以轻松换算绩点,也依然需要绩点来进行遴选。换句话说,如果不铲除滋生绩点焦虑的土壤,就不可能走出绩点制笼罩着的阴影。

绩点制从学业评价的形式蜕变为一种形式主义,并非绩点的形式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使用这种形式的人出了问题。只要形式服务的内容不变,那么完全换掉形式,依然治标不治本。因为其他学业评价的形式也会卷土重来,无论是合格制、等级制还是百分制,课程成绩记载方式的不同,只不过带来了绩点换算公式的差异罢了。



已故公共管理学者克里斯托弗·胡德曾撰文指出,可以把绩效考评体制分为三种,分别是目标体制、排名体制和情报体制。目标体制设定绩效的最低门槛并加以监测,排名体制比较不同单位的绩效并排列顺序,而情报体制将绩效得分作为用户选择、政策调整或管理干预的背景信息。相对来说,三者适用的社会文化也不尽相同,分别是等级主义、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


绩点制是一种介乎目标体制与排名体制的学业评价方式,符合个人主义和等级主义的社会文化,鼓励通过竞争而分级。之所以绩点制带来如此之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乃因它是一种“强力激励”。与之挂钩的资源分配影响巨大,甚至可以说是“一点定终身”,所以才会使之扭曲和变味。

当人们将如此之多的诉求都加诸于绩点之上时,绩点制也就因为难以承受之重而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弱化与绩点相关的激励,使绩点回归到提供情报的定位,哪怕不取消绩点,也不会造成绩点焦虑。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