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東北大學六學生"溺亡"為何令人震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最近,東北大學六名學生不幸死亡的消息震驚全網。有文章道出了該事件“挺讓人震驚”的其中一個原因,即六名學生在中金黃金子公司(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某選礦廠參觀學習時,“因格柵板脫落掉進了浮選槽內”,但最終卻被該公司說成是“溺亡”。


說“溺亡”為何不對?因為不符合事實。已有不少文章指出,浮選槽不是“小河浜”,是“類似水泥攪拌機的結構”,裡面的“礦石泥漿被不停地上下攪拌,且泥漿中添加了大量化學藥劑”;掉進去“要麼被機械絞死,要麼被化學藥劑瞬間溶掉,要麼被那些礦漿裹挾著沉底窒息而死”,怎麼都不可能是“溺亡”。

另有內行人士發帖稱,這就是“化學中毒+機械撕裂+窒息”的復合型死亡;哪怕游泳游得再好,掉進去也沒用,幾乎不可能生還。一位學習礦物加工工程專業、還去過事發選礦廠的學生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六名學生參觀的浮選槽“垂直高度有十幾米,裡面是礦漿,類似於泥石流,人掉進去動不了”。也就是說,否認“溺亡”說的人比比皆是,且有理有據。在這些基本常識和專業說法面前,“指鹿為馬”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中金黃金這家直屬“黨媽”的企業又為何偏要這樣做呢?其實就是怕人查到學生死亡的真正原因。而這一原因正是由該企業一手釀成。後續在牆內被曝光的消息也指出,六名學生墜亡是因為他們腳下的格柵板突然塌了。有知情人透露,格柵板原本是在浮選槽上方“巡視用的走道板”,並“不是承重平台”,一般是“不允許多人同時站上去”的。出事大學生當時“是第一次進去,帶著好奇心,扎堆站在一起聽講解”,“沒有人提醒、沒有標識、沒有限載牌”,誰也不知道“哪一塊是危險區”。更重要的是,這些“本不該由學生自己判斷”,而是“應該由專業人員、接待人員來負責”。

有消息稱,這家礦廠的格柵板已使用8年多,“遠超5年設計壽命”。在2023年時,還曾因“格柵板承載力不足”被有關部門要求整改。但“到底做沒做”,從該廠出事13天前,還開過“安全生產會議”,甚至在今年2月還換過浮選車間的格柵板,卻仍沒能防止悲劇發生就足見一斑。如此糊弄都沒被發現,說明兩年來,有關部門也跟著睜只眼、閉只眼了。



如果說看不見的危險無從下手,尚能讓人理解;那麼看得見的危險卻不去解決,就令人匪夷所思了。更何況是能夠致他人死亡的危險,在無法確保生命安全、甚至明知有危險的情況下,還讓人去靠近危險地帶,這不就是殺人害命嗎?但涉事企業的邏輯卻表明:即使動物園經常忘鎖老虎籠子,老虎咬死了人,也只能怪這個人自己不小心。


人們震驚的原因,除了沒想到一家央企能流氓到這種程度,還因為看到在一個加工礦產的企業中,瞬間被奪走幾條人命的,並不是每天上班的一線工人,也不是隔三岔五來巡檢的相關人員,而是隔省跨市、在外地校園裡求學的大學生

沒有大學的安排,為實習而付出生命代價的不幸遭遇是不會降臨到那六名大學生身上的。有人發帖質問:把學生送到這樣的地方實習,學校的責任在哪裡?有沒有對實習企業的安全狀況做過盡職調查?有沒有審核過企業的安全生產資質和現實條件?有沒有制定周密的學生安保方案和應急預案?現場有沒有對學生盡到提醒和監管責任?大學“組織學生實習,不是簽個協議,派個老師就完事了”。或許,學校、老師也可能被蒙在鼓裡,但他們在進入這種需要近距離跟化工原料打交道的礦廠前,為何只一味聽信企業的拍胸脯、打包票之說,而不把自己的學生及其性命攸關的大事當回事呢?

有人說,企業需要追求利潤,學校需要完成教學任務。這本無可厚非,然而企業和學校若以他人性命為代價,從而想要不折手段地達到目的,就難免會引發國人的震驚和憤怒了。因為是違背天理人道的。此外,那六個正值青春的生命因人為的偷工減料、玩忽職守、不負責任被奪走,涉事的企業與大學竟沒有一位負責人公開道歉。本該對這種致死事件一查到底的警方、官方,就更不知躲到哪裡去了。




有律師分析稱,“相關責任人員已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應盡速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還有人依據《刑法》指出,“主要責任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大概率跑不了”。這表明該事件性質惡劣、非同小可。

但繼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涉事企業在事故發生後竟還喪事喜報,依葫蘆畫瓢地將“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啟動預案”、“第一時間處理”、“工作有序進行”等官話、假話、套話,再次拿出來欺騙民眾。此外,公司在輿論壓力下被迫“停產”後,不但沒做任何反省,還臉不紅、心不跳地表示“那6條人命對公司盈利不會有任何影響”,因為公司有“強大的盈利能力和穩健的經營態勢”。

這種充斥著“黨性”的無人性話術與態度,無疑是對中共上行下效的結果。在中共長期的培植和洗腦下,大陸的政府機關、公立單位或早已將“黨媽”對生命的漠視、踐踏與宰割,游刃有余地應用到不同領域和事務中。若真如此,那六名大學生的死還能說是個案、是意外、是偶然嗎?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