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香港: 香港《穩定幣條例》:"紅色金融"重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世界各國陸續收到川普政府的正式關稅信函之際,鄰近的香港將於今年八月一日正式啟動《穩定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成為亞洲首個穩定幣發行區。 值此重大事件,港府宣稱此舉旨在吸引數字資產相關資本,重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亞洲穩定幣樞紐”的地位,是一個全球數字資產中心的標志性政績工程。 條例不僅展現金融科技發展的企圖,也呼應中共在2022年20大的政治方針—“由治及興”的新香港藍圖。 表面上,這是一項政策性質的金融創新,實際上卻牽動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與權力布局。人民幣掛鉤的選擇:穩定幣作為國際化的戰略捷徑


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掛鉤的區塊鏈代幣,兼具加密貨幣的匿名性與傳統貨幣的穩定性。 目前由美國的USDT與USDC主導全球八十五%以上的份額市場。 在香港《穩定幣條例》中,雖允許穩定幣與多種法幣(如歐元、英鎊、日圓)掛鉤,實際上的政策設計卻明顯傾向以離岸人民幣為主要錨定貨幣。

進一步探究條例背後的利益結構與政治意圖,其重點並不在於區塊鏈創新、自由開放等金融市場制度。 恰恰是在全球地緣政治對抗加劇下,一場由中國共產黨主導的香港金融戰略新布局。 它結合了北京在數字主權、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外匯掠奪的雄心企圖。 特別是在美國加大制裁、美中戰略脫鉤之大背景下,中共需要一個與美元結構對抗的新機制,穩定幣正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


何以錨定離岸人民幣? 中共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多年,近年來亦致力於串聯全球南方和金磚國家共同“去美元化”,試圖建立以人民幣為軸心之穩定、廣泛接受的替代體系。 但其收效甚微,國際市場並不買單。

從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布二○二五年五月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人民幣占國際支付比重僅為二. 八九%,遠落後於世界排名第一、高達全球近一半(四十八. 四六%)的美元。 同時人民幣也不及歐元、英鎊、日圓和加元,在世界排名中僅為第六位。 從而,穩定幣成為一條或許能提升人民幣國際流通性的彎道捷徑。

中共歷來對本土資本管制嚴格,對於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的挖礦及以太坊等交易平台,更是嚴厲打擊。 畢竟這類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高波動性、且資金大量外流的特性,實不利中國應對通脹通縮、匯率弄與或貨幣發行管控,對其獨裁政權的穩定和安全影響尤甚。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雖也於2020年起,以國家信用為擔保,推出數字人民幣的虛擬貨幣。 但因政府“可控”的匿名機制設計,讓官方可以全面掌握所有境內數字人民幣的交易資料和資金流向,致使其在中國國內的接受度始終極低。

復以當前經濟困境下,外資加速撤離、外匯儲備亦捉襟見肘時,香港卻坐擁一. 四萬億存量與四三一八億美元的龐大外匯儲備。 若能利用人民幣鑲嵌於全球穩定幣的金融創新體系,善加包裝成一種去中心化、全球流通的加密資產,不僅中資機構可經由在港發行人民幣穩定幣,換取港人與外資手中的國際資本,且有助於離岸人民幣的流通與壯大,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條例不僅展現金融科技發展的企圖,也呼應中共在2022年20大的政治方針—“由治及興”的新香港藍圖。 表面上,這是一項政策性質的金融創新,實際上卻牽動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與權力布局。 (路透文件照)香港金融回歸與紅色資本的監管套利


自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港幣一直以“聯系匯率制度”的形式與美元掛鉤,成為“一國兩制”下金融自治的重要象征。 但香港國安法通過後,香港的高度自治已大幅萎縮。 而在整個《穩定幣條例》的制度設計中,港幣的角色極為模糊。 條例中無任何機制保障穩定幣與港幣的對應,反而不斷強化人民幣作為錨定單位與資產准備。



一旦人民幣穩定幣廣泛在港流通後,將產生嚴重的雙重政經後果:一方面,港幣的實際使用場景將被穩定幣逐漸擠壓,成功取代其在支付、儲蓄與轉賬等功能上的角色。 長遠來看,這代表港幣實質將遭邊緣化、去功能化,失去其存在的正當性。 法定上,港幣或許仍將存在,但實際生活中卻逐步退場,淪為形式貨幣。 聯系匯率自是凸顯一種象征意義罷了。 香港不再擁有經濟充分自治,港幣“金融內地化”終告完成,最終實現了“一國一制”下,貨幣主權的統一。


另一方面,新一批紅色資產階級將應運而生。 固然香港仍將大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偉大旗號,但在本質上,穩定幣人民幣將質變成一個紅色資本主導的離岸資金集散地。 由於穩定幣的交易脫離銀行體系,轉賬迅速、匿名性強,是中國跨境洗錢與地下賭博的天然載體。

結合香港本地股市的僵屍企業、大量中小券商與地下博彩產業鏈,穩定幣可能成為新的黑金通道,助長地下經濟的擴張。 條例中揭示穩定幣的發行需有2500萬港元的高申請門檻(新加坡僅約100萬新幣),意在篩選那些與紅色權貴階層、有黨政背景的紅色資本財團。 中資、國企、央企等黨國鹹認可靠的發行機構,正是折射出典型的開放壟斷。 表面上對外公平開放,但實際整個穩定幣市場,將為極少數的“特權”機構壟斷; 他們的發幣與融資,將最終淪為中共紅色權貴的“數字貪腐”,一種非法資本的洗錢與灰色資金的轉化渠道,一整個系統性套利的新平台。香港《穩定幣條例》彰顯短暫虛假繁榮與信任崩壞

自2020年實施港版國安法迄今,香港的國際金融頹勢日益顯現。 大型跨國律師事務所、投行與外企紛紛撤離,國際金融論壇參與度銳減。 二○二五年一月第十八屆“亞洲金融論壇”(AFF 二○二五),約有六十國、三六○○余人參與,較五年前銳減一半。

《穩定幣條例》正式實施後,香港或許短期內可以吸引部分資本與市場熱度,但依然無法扭轉這一局勢,反而可能加劇金融內地化的發展。 穩定幣本應是技術與金融創新的工具,但在中共戰略下,將更可能淪為另類的金融控制與紅色資本工具。

香港若未能回到真正的制度透明、金融自由與法治保障,即使擁抱最新的金融科技,也難以重拾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信任與光環。 真正的挑戰,並非來自於技術問題,而是源自於治理與價值的深層危機。

作者:洪敬富/成大政治系教授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