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當孫子發現爺爺的另一面..."理科生爺爺與184封家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做紀錄片的95後男生小染(化名),偶然間發現爺爺的184封家信,從上大學直到父母去世的34年,被樸素的文字記錄下來。他開始讓爺爺口述,給爺爺寫回憶錄。

每周一次的采訪中,小染逐漸了解到爺爺的性格成因,爺爺的形象也從一個固執的理工科教授,轉變為更具體的“李香燦”。在這個過程裡,回憶錄成了小染追尋意義的出口,也變成一個全家參與的游戲。


文章根據小染的講述和紀錄片內容整理。

文丨徐巧麗

編輯丨陶若谷



爺爺前段時間動了腰椎手術,只能躺在硬板床上。圍著電視機的座次換了——單人沙發原本是爺爺坐,現在坐了我媽。奶奶還是坐三人沙發右邊,我爸躺在奶奶旁邊,占了兩三個人的位置。他原本坐的豆豆沙發,現在換成姑姑坐。


大家各自刷手機,不怎麼聊天。清明這天,吃過晚飯,有人問了我一句,“你怎麼還不發(爺爺的信)”?我說“我早發了”。這句話說完以後,全家人突然都有事兒做了。

我媽和姑姑在旁邊報數,五百贊了!一千贊了!跟火箭升天似的。爺爺一個人躺在床上,不停地點評論,一會兒說“這個人怎麼這樣說”,一會兒說“他是不是我的親戚?他是不是認識我?”

最好玩的一個是我爸,評論區每一個回復他都點贊,4000條評論就點4000個贊。我問他,你為什麼每個都要點?他說,我點了不有好處?後來他發現,怎麼也不增加總贊數?我說不會增加的。在這些討論聲裡,電視機成了白噪音。


我在大廠工作,晚上10點下班,沒有什麼朋友,沒有什麼生活。我需要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就是給爺爺寫故事。爺爺是科研人員,1959年上大學,後面成了爆破安全學教授。我唯一在工作之外的事,就是去找爺爺聊天,把他的故事變成素材。

前幾次去信,想必已收到。過不了幾天又需要寫信,而信的內容又是向家裡要東西,布票。買棉褲的布票。父母親看到這信可能會引起顧慮,三番二次的去信,還是為了棉褲,會說我啰嗦。另噎h矯嬋贍芨蓋狀匆恢植槐匾南敕ā靼埠芾洌衙蘅愕弊饕患笫隆U媸遣揮Ω茫饈嵌蔥趴悸遣恢堋3浞炙得髯約夯故切『⒆悠

——兒 香燦 1959年11月7日晚

這封信他千方百計說了一大段,主旨其實就說一句話:爸媽我好冷,能否給我買一條棉褲。

一年以後還有一封信,同村人跟他說,那時正好是家裡最困難的時候,他就道歉,“父母親,我太麻木了,對於家鄉這樣的情況,至今全無了解。盡管我也想到一些緊張情況,但沒有想到會到如此地步,還向家裡要糧票,要布票,要是我早知道這樣,我絕不會去信要。”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