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了逃避高额学贷 美国年轻人纷纷开始跑路海外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FICO信用评分等级


更讽刺的是,水电账单、房租、电话费这些日常账目,往往并不计入评分系统。也就是说,它不是在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信用,而是在评估他是否具备“被借贷”的价值。

这一切从来不会在银行开卡窗口讲清楚。人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去摸索并遵守这些隐性规则。


在这样的体系中,信用不再只是金融指标,而成为一种社会标签。欠债不仅带来实际后果,也被视为“自作自受”的印证。

这也是为什么,当拜登政府提出学生债务减免政策时,网络上很快引发了激烈争议。许多人并非对这些背负学贷的年轻人缺乏同情,在人们看来,成年人理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问题是,这种“自由选择”本身就是构造出来的神话。

大多数人从未真正拥有选择的空间。特别是对于许多低收入家庭,尤其是边缘族裔出身的学生,与其说是“做错了选择”,不如说是因为一开始缺乏选择,而被推入债务陷阱。




按种族划分的债务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超过1/5的黑人借款人(21.8%)曾陷入学生贷款违约,是白人借款人(6.1%)的3倍多,也显着高于拉美裔(10.1%)。此外,一旦违约,黑人和拉美裔借款人重蹈覆辙的几率也更高——约有3/4再次违约。

这些差异,并非单一政策问题的产物。事实上,美国政府在经济干预中一直表现出鲜明的不对称:当企业和银行陷入困境,国家往往迅速出手施以援手;而真正落到普通家庭的救助,却迟缓而有限。即便出台了政策,受益最多的也常常是白人家庭,其他族裔则被制度性地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关于“政府不能无限支出”的财政论调,也演变为一种道德工具,指向那些最需要公共支持、却最难自我托底的人。

以“大而美法案”为例,政策支持者强调,削减联邦学生贷款计划以及其他公共支出,是为了“控制联邦赤字”,维护财政可持续性。然而,这类说法往往回避了更关键的问题:这些削减损害了谁?让谁受益?

联邦政府一纸声明称,削减学生贷款额度,打破了债务循环。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估来看,这个说法的确可靠,因为学贷额度的调整,十年内能给联邦政府节省超过3000亿美元。

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家庭不得不转向私人贷款,承受更高昂的代价,或者直接被大学拒之门外。

不上大学,哪来什么学贷压力呢?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