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气候变化压力增加,人类是否应该减少吃米?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稻米是一种非常'口渴'的植物,”英国稻米公司 Tilda(由西班牙跨国企业 Ebro Foods 拥有)的董事总经理让-菲利普·拉博德( Jean-Philippe Laborde )解释道。


“每生产一公斤稻米,需耗水约 3,000 至 5,000 公升,这是非常惊人的数量。”

大多数稻米是在水稻田中种植,尤其是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这种种植方式有助于稻米生长,但也会造成一种缺氧的环境,称为厌氧条件。


“当田地被淹水时……会滋生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甲烷,”伊凡·平托博士说。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资料,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暖化的 30%。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估计,稻米生产约占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 10%。

更环保的方法



干旱地区的农民希望获得产量高、用水量少的水稻品种

Tilda 公司正在试验一种节水方法,称为“间歇性灌溉法”(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简称 AWD)。这种方法是在地下 15 公分处放置一根管子,农民不再持续淹水灌溉,而是等到管中没有水时才进行灌溉。

“一般来说,在整个生长期中会有约 25 次灌溉周期,”拉博德说。“但透过 AWD 技术,可以将次数减少到 20 次。也就是说,减少五次淹水周期,就能降低甲烷排放。”


2024 年,Tilda 将试验规模从 50 位农民扩大到 1,268 位,结果相当惊人。

“我们的用水量减少了 27%,用电量减少了 28%,化肥使用量也减少了 25%,”拉博德表示。他指出,同时稻米产量还提升了 7%。

“所以这不只是提高收入而增加成本,而是以更低的成本提高收入,”他说。

拉博德强调,甲烷排放也减少了 45%,他相信如果进一步减少淹水周期,这个数字甚至可以降到 70%。


气候压力



孟加拉农民正在寻找能够抵御洪水的稻米品种

尽管稻米曾透过高产品种(如绿色革命中的 IR8)喂养了数十亿人口,但如今气候变迁正威胁其生产,因为稻米种植区正面临酷热、干旱、暴雨或洪水等极端天气。

2024 年,印度在稻米生长季节期间气温高达 53°C;而在孟加拉,洪水变得更加频繁且猛烈,导致农作物受损。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正依靠其庞大的基因库——拥有 132,000 种稻米品种——寻找解决方案。其中一项重要突破是发现了一种基因,能让稻米在水下存活长达 21 天。

“这些品种能在洪水中存活足够长的时间,直到洪水退去,而且不影响产量,”平托博士表示。 他还说,这些品种在孟加拉易淹水地区越来越受欢迎。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3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