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张海超开胸验肺16年后:说起生活泪流不止...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开胸验肺时的张海超

红星新闻记者|李毅达


编辑|包程立 责编丨魏孔明

张海超想好好活着,为了闺女,为了老父母,也为了一直看着他的尘肺病友们。

这是他开胸验肺之后的第16年,曾经那场决绝的“演出”早已经落幕,生活的泥沼一点一点把他包裹住,慢慢“吞下”。

作为一名尘肺病人,他很“幸运”,能认定工伤,有赔偿和保险,做了肺移植手术,不用那么担心自己过两年就会慢慢死掉。

但后面这些年,好运气似乎在慢慢耗尽,他想尽办法,想多挣些钱,买公交车、干代驾、开早餐店,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受挫,甚至至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外债还完。

今年44岁的张海超这几年长了不少白头发,在采访中,说起“一地鸡毛”的生活,说起“兜兜转转还是一场空”的现状,他几次崩溃,泪流不止。

但这些情绪被藏进了生活中,几乎不会向别人倾诉。他不想让那些视他为希望的尘肺病友们失望,他依然想好好活着。

(一)病情


“这些年花在治疗上的钱,能买一套别墅”

张海超老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杏树,种了20多年,已经结了满满果实,窗边晒着干了的杏核。树荫下有一间上世纪90年代修的白色房子,被隔成了一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张海超有时会睡在这里。他的父母睡在另外一间砖房里,那间房是1980年修的,比他还大一岁。

卧室对面,是一个土砌成的羊圈,矮小,面积也不大。打他记事起,里面就住着父亲养的羊和牛,如今,他父亲年龄大了,还要照顾他偏瘫的母亲,就卖掉了羊。

他的父母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儿子开胸验肺后回家时的情景,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没钱住院的张海超被拉回家里,胸部开了一个大口子,虚弱到说不出话。


但好在,他成功拿到了诊断书,获得了工伤认定,接下来,是一笔不菲的赔偿款,用这笔钱,他做了双肺移植手术,到现在,已过去了近12年。

“这12年时间总体来说身体状况还是可以的,最起码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并发症。”张海超的语气很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尘肺病带来的终身重压与无休止的经济消耗。

尘肺病与其他工伤不同,是永无终结的,随时间推移病情会加重,即便做了肺移植手术,也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一旦出现排异,后果几乎是死亡。“不管拿了多少钱,结果可能都是人财两空。”

药物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老家床头的一个箱子里,堆满了张海超这些年吃光的药盒子,压瘪了塞在一起,满满当当足有几十斤。现在他一天吃两顿,每次吃七八种药,一天的药钱要几十块。

而在之前情况最糟糕时,一天就要吃六顿,既要吃抗排药,又要吃抗感染药等等。

“这些年挣的钱差不多都在这里了。”张海超细算过,“这些年花在治疗上的钱,能买一套别墅。”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16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