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70多年前,那些润得飞快的上海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陈光甫:


金融大佬,中国的摩根

如果说邵逸夫是娱乐圈的传奇,那陈光甫就是金融界的神话。


他创办了民国最成功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被誉为“中国的摩根”。1915年,他联合庄得之等人集资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并被推举为总经理。1918年,陈光甫拨款50万元设立国外汇兑处,专营外汇业务,首开中国民营银行问鼎国际外汇市场的先例。

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浙江兴业银行,被称为中国的“南三行”。这三家银行都立足上海,堪称中国新式银行现代化的先驱。

1949年前后,在国共双方进行生死角逐的关键时刻,陈光甫也自然成为积极争取的对象。当时,毛曾托人送来亲笔签名《毛选》一套,陈则回赠以清人书法册页。周也曾委托黄炎培请他回国,他也没有从命。

陈光甫身为银行企业家,长期接受西式教育,他认为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行,并且提出“提倡鼓励保护投资、全境航运开放、各省自治、裁军等”十二条建议,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1949年,他离开上海,经香港前往曼谷参加会议,随后定居香港,再也没有回头。

陈光甫用“润”的方式,把上海商业银行的香港分支改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并在香港注册,彻底扎根。

陈光甫于1976年卒于台北,享年96岁。他用行动证明,上海人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一片更适合生长的土壤。




陈光甫和胡适之

荣氏家族:

分散投资,资本的全球迁徙


荣氏家族的故事就是很简单了,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的传统智慧。

荣氏家族,在解放前夕果断分头行动,一个留在国内,一个南下香港,一个远赴巴西。这种“分散风险”的决策,堪称经典的资本战略。

荣尔仁,是荣智健的二伯父,在美国做生意。1949年前夕,他去了香港;走的时候和族人约好:“一个留在国内,一个出国,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回来。” 他初期回过祖国,1951年又申请出国,先去了香港,后来去了美国

荣鸿元,是荣宗敬的大儿子,他们那一支的头儿。他继承了他爸爸那种不屈不挠、努力创业的精神,克服了很多困难,领导着家族企业,成了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掌舵人。1949年前夕,他把工厂搬到了香港,在香港开了大元纱厂,后来又去了巴西,做面粉生意,生意很红火。

荣鸿庆,以前在申一当协理,是荣宗敬的三儿子。解放前夕去了香港搞纺织和房地产

荣毅仁就不提了。荣氏家族的故事不仅是资本迁徙的经典案例,更是上海人应对时代变局的生存哲学。他们的分头行动,既是风险管理,也是对未来的多元押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