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大学文科老师 正在"沦为"数据工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课堂上的实时监控数据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课”。


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乔乔的一节课被20多个督导在线旁听了——接下来,他们会为这堂课评判、打分。数字将直接关联到她的职称评定,甚至整个学院的教学排名。

不只于此,日常教学中,还会有AI辅助督导,统计学生抬头率。作为一所211大学的社会学系老师,乔乔正经历着一场教学评估变革。这套固定模式要求他们,故事导入几分钟,知识点讲解几分钟;每堂课必须有板书;老师不能只待在讲台上,要时不时走到学生中去,进行眼神互动。一堂课就这样被拆解成一个个可量化的指标。


督导们大多是理工科背景。他们无法理解文科的教学模式:为什么没有知识点?为什么讲课像是在聊天?乔乔收到的评语是,“太高高在上了,上课是在讲自己的研究经验”。这让她感到沮丧和困惑,每天和同事讨论最多的是,现在的大学文科该怎么教?

在她看来,大学教育应该是“术与道”的传授——前者是方法技能,后者是理解社会,关怀自己与他人的智慧。但这些无法被简化为知识点的内容,在新的评估体系中失去了生存空间。

今年夏天以来,至少5所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停掉了本科招生,更多文科专业也面临裁撤危机。乔乔所在的学校虽然还在坚持,但“严控转专业率”已经成为她作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这让她的心态有些矛盾:她清楚文科教育的问题,但又不得不维护这个系统。毕竟她需要这个饭碗。

更多异化正在发生。乔乔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正在沦为各种AI教育产品的数据提供者,以及大模型“知识图谱”上的标记工人。“还不如让AI来上课,需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文科老师们私下开着玩笑。

乔乔的困境是当下高校文科教师的缩影,我们更想探究的是,这个数据成为衡量一切标准的时代,还能为那些无法被量化的价值——思想自由、人文关怀、批判精神——保留多少空间?在这场文科危机中,真正受损的或许不只是几个人,几个专业,而是大学正在丧失它最珍贵的功能:培养会独立思考的人。

以下是乔乔的讲述:

成为“数据工人”


我们文科老师一个挺大的困扰,就是现在的教学评估。

以前是抽查,一学期可能有一两节课会有督导来听。他们拿着表格打分,看你课上有没有跟学生互动,有没有思政内容等。

现在教室里装了摄像头,每堂课都会被录音、录像,上传至云端,督导可以在云上实时听课,而老师毫不知情。我在学期结束后才知道,此前有一次线上有20多个督导旁听了我的那节课。

这学期开始,AI也会辅助督导评判打分。它可以识别监控画面,在你讲到某个知识点时,统计班上有多少学生抬头听课,这个“抬头率”也会影响我们的评分——这套教学评估制度特别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每堂课必须严格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导入几分钟,知识点讲解几分钟,分组讨论、总结延伸,再布置作业等。


评估分数会影响老师评职称,乃至整个学院的教学排名。

这套评价体系对于课堂的理解非常理工科思维,认为课堂就得有明确的知识点。里面的评价标准也十分外在,比如必须有板书,否则会扣分;还有老师讲课不能只待在讲台上,要时不时走到学生中去,有一些眼神互动。整个教学模式设计很像中小学课堂。

为了吸引学生听课,课程设计强调要引入AI工具,也就是校企合作下各种教育公司的产品,比如给AI一些知识点,让它生成课前预习题、课后习题等。老师们输入、标记、审核知识点,通过模型技术,形成所谓的“知识图谱”——某种程度上,每个老师都成为这其中的“数据工人”。

现在各种教改项目也都是和AI相关,好像非得结合AI技术才是一个好的课堂。但我觉得这些其实挺花里胡哨的,它们也许对理工科学生有用,但文科不太需要类似手段,并且这也是应试教育的逻辑。

有位做教师培训的朋友告诉我,主要是因为当前对于“大学课堂应该如何授课”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只能套用初高中的课程设计模式,来制订这些教学要求。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