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产能过剩!中国4大钢企获利总和不敌1家日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日钢铁企业竞争格局变化的背后,是国内钢铁行业结构性过剩,集中度难提升,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织的现实。不过,国内一些钢厂和相关监管部门,已在为真正竞争力的提高作出改变。


近日,刚刚完成收购美国钢铁的日本制铁CEO桥本英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只有日本制铁的几分之一,并称“由于中国的低价攻势,钢铁制造商目前正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第一财经记者查阅了中日主要钢铁企业2024年的财务报告,发现日本制铁在去年一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50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


而在2024年,中国最赚钱的前五大上市钢铁企业,净利润分别为73.62亿元(宝钢股份(7.100, 0.06, 0.85%)),51.26亿元(中信特钢(12.610, 0.04, 0.32%)),22.61亿元(南钢股份(4.590, 0.00, 0.00%)),20.32亿元(华菱钢铁(5.350, 0.07, 1.33%)),14.9亿元(久立特材(23.260, -0.32, -1.36%))。

这意味着,中国前四家最赚钱的上市钢企2024年的净利润之和,不敌日本制铁一家。

记者还发现,2021年宝钢股份曾是全球最盈利的钢企,当时净利润高达236.32亿元,但最近几年,宝钢依然是中国最赚钱的钢企,但利润也在逐年下滑,2024年的净利润只有日本制铁的四成。

日本制铁则从2018年亏损的泥潭中爬出,不仅利润恢复增长,还收购了美国钢铁,目标是10年后成为“全球第一”。

中日钢铁企业竞争格局变化的背后,是国内钢铁行业结构性过剩,集中度难提升,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织的现实。不过,国内一些钢厂和相关监管部门,已在为真正竞争力的提高作出改变。

利润差距来自哪

日本制铁的前身是于1897年建成的官营八幡制铁所,2019年4月1日,原新日铁(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日铁日新制钢等多家公司重组合并,正式更名为日本制铁。


2024年,日本制铁的粗钢产量3964万吨,在今年6月完成对美国钢铁的收购后,其最新的粗钢产能达到5782万吨,不过,如果按照粗钢产量排名,日本制铁依然在鞍钢集团之后,位列全球第三。

《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5》显示,2024年,中国宝武集团以超过1.3亿吨粗钢产量位居榜首,鞍钢集团居第二,此外,中国的钢铁企业河钢、沙钢、建龙、首钢也位列世界前十。

然而,日本制铁的净利润却远高于上述中国的钢铁企业。对此,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对记者分析,这与日本制铁在原料成本,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优势有关。“日本的钢铁企业早年间就通过参股或控股海外高品位的矿石资源,在原料成本上占据很大的优势,而更多生产高端钢材,也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早在1990年代初,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建筑用钢需求大幅下降,日本的钢铁企业就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厚板、结构钢、不锈钢、高强钢等品种钢产量,通过技术升级,专注于生产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钢材,包括汽车用高强钢和电子设备用精密钢材等。

如今,日本制铁不仅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众多高端制造企业的钢材供应商,包括丰田、本田等在内的汽车厂商所需要的高端钢材,大都由日本制铁供应。

中国的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在调整产品结构,但依然有大量的建筑钢材产能,与此同时,中国在1996年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后,粗钢产量仍在逐年增加,如今已经突破十亿吨大关。

“相比之下,日本韩国的钢厂一直在缩减产量,从去年到现在,日本制铁的国内产量就砍了三分之一,韩国浦项制铁在国内的产量也砍了一半,并严格遵循有正向利润才生产销售的原则,”葛昕对记者指出,“此外,日本制铁和韩国浦项在本国都已占据了绝对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前十大钢铁企业2024年的集中度只有40%,可以说目前的国内市场已经到了充分内卷的阶段,大多数钢厂还是在同质化竞争,以前是建筑钢材同质化,现在连板材也快要杀成红海了,比如高端品种冷轧产品去年就一直在跌价。”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其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达到50.3%,而即使是宝钢等国内巨头,也在面临产品定价和利润收缩的压力,2024年,宝钢股份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8.36 %。

“2024年受市场供需失衡、钢材价格低位、原料成本高企等影响,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从行业运行数据看,2024年,钢铁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十分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非常艰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姚林在年初的会员大会上表示,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未取得明显成果,部分企业放量生产低价取胜的思维惯性仍在,“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业效益持续下降。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89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