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前半生亂世殺神,後半生俯首稱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後晉初立)


後唐滅亡,後晉建立,這新得天下,必然是政權不穩,人心浮動,地方上的藩鎮,節度使,他們表面歸順,但內心怎麼想的,那就沒人知道了,這幫人是擁兵自重,叛亂和沖突時有發生。

還有就是民生問題,自從後唐莊宗死了之後,這天下就沒消停過,後唐內斗不休,然後是石敬瑭叛亂,一打仗,社會崩潰,生產停滯,民生凋敝,別說老百姓沒錢了,就是朝廷的府庫裡,那也是幹幹淨淨。


最後就是來自於外界的壓力,契丹人的確扶持了石敬瑭,暫時也不打算對後晉造成什麼威脅,但是,契丹欲壑難填,貪欲太大,得了燕雲十六州還不算,他們是變本加厲的向後晉索要各種財物資源,你不給,不給就給你上壓力。

面對這些問題,石敬瑭找來心腹大臣桑維翰,倆人一頓研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對於藩鎮,你比如說後梁,後唐,基本是不服就打,你不聽話,那就打到你聽話,後晉就不同,石敬瑭主張懷柔,他放下了過去的恩怨,推心置腹,用最大的誠意來換取他們的歸順和支持。

您想一下,梁唐兩朝武力削藩,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會造成嚴重的內亂和內耗,一下子內部也不穩定了,後晉在這個問題上就有點清風化雨的感覺,輕描淡寫的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在積極安撫藩鎮的同時,石敬瑭也沒有放松軍事上的准備,他訓練士卒,修繕城防,打造武器,追求自身力量的加強,當然這也是最根本的,因為說來說去,一切都要靠硬實力說話。

在民生方面,石敬瑭大力鼓勵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耕種和蠶桑兩項,目的是為了恢復國家經濟,充實國庫,因為只有農業恢復了,後晉這個政權才能實現穩定的稅收和糧食儲備。

農業發展了,商業自然也不能不發展,石敬瑭促進商業交流,鼓勵貿易活動,寄希望通過商業來增加財政收入。


而對於契丹,石敬瑭則采用十分謙卑的外交辭令和贈送豐厚財物的方式,盡力滿足對方的要求,以維持和平,盡管這種和平只是表面上的。

皇帝真的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啊,石敬瑭時常發出這樣的感歎,在圖謀造反,和李從珂兵戎相見的時候,他一直以為做皇帝是一件美差,代表了榮華富貴,代表了金題玉躞,象箸玉杯,日後就是乘堅策肥,至尊天下,說白了就是倆字,享受。

但是現在看來,享受是小,遭罪是大。

所謂享受,是虛幻的表象或遙遠的未來,巨大的壓力,無盡的麻煩,屈辱的妥協,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才是他登基後每日必須面對的現實。


到這一刻石敬瑭才明白,至尊的地位給他帶來的不是至極的享受,而是至重的責任,至深的危機和至大的屈辱。



(契丹壁畫)

尤其是在石敬瑭這種靠外力和背叛上位的特殊情況下,這罪你就遭吧,一遭一個不吱聲。

不知道石敬瑭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是他真的就對契丹人害怕到了極點,縱觀他的一整個帝王生涯,他對契丹可以說是屏氣膝行,承顏候色,說百依百順,絕不為過。

每次石敬瑭給契丹寫信,他都用表書,您想想一個皇帝,他用表書,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強調自己是臣子的身份,他在書信中稱呼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自己則稱呼自己為兒皇帝,平時契丹的使者到中原來,石敬瑭都下拜領受詔敕。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