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丹麥議會高票通過法案 實際已把格陵蘭島送給美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丹麥議會近日以94票贊成、11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法案,賦予美國在丹麥領土上設立軍事基地、駐扎士兵以及儲存軍事裝備的權利。這是自今年年初美國特朗普總統上任後多次提出對格陵蘭島領土訴求,導致丹美關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丹麥試圖緩和與美關系所采取的一項舉措,也表明其作為北約成員國在防務合作問題的務實考量。但是,該法案因涉及諸多敏感問題,不僅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爭議,也對北極戰略結構和地區安全形勢都構成了極大沖擊。


丹美軍事合作持續深化

丹麥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由來已久。二戰時期,丹麥奉行“契約中立”政策,企圖置身於戰爭之外,但未能如願,在遭受德國入侵後丹麥迅速喪失主權獨立性,被迫接受“合作政策”。這一屈辱經歷深刻塑造了丹麥戰後的安全觀,即與其被動防御,不如主動依附大國以換取主權安全。


1949年,丹麥作為首批成員國加入北約,正式開啟了與大西洋集體安全組織的合作歷程。1951年,丹麥與美國簽訂《格陵蘭防務協定》,允許美國在格陵蘭島建立圖勒空軍基地,部署彈道導彈預警系統,其雷達覆蓋范圍可延伸至蘇聯腹地,這不僅強化了北約的北極防線,更使丹麥成為美國監控蘇聯戰略導彈的前沿陣地,由此奠定了與美國的特殊防務關系。作為交換,美國向丹麥提供每年約4.5億丹麥克朗的軍事補貼,這筆資金占當時丹麥國防預算的30%。隨後,丹麥又通過允許美軍永久駐軍、共享情報資源等方式,逐步構建起以美國為支柱的防務體系,為冷戰時期美國全球戰略的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丹麥出於自身安全考慮,進一步深化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丹麥積極推動北約東擴,主導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成為美國遏制俄羅斯的“北歐橋頭堡”。2023年,丹麥與美國簽署《新防務合作協議》,允許美軍使用分別位於日德蘭半島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卡魯普、斯克裡德斯楚普和奧爾堡的三個空軍基地,並提供埃斯比約港為美軍運送人員、車輛和武器,將其軍力部署與美國戰略需求深度綁定。

此次丹麥通過的法案實際上是對2023年丹美防務合作協議的深化拓展,不僅進一步明確了美軍可在所提供的基地以及基地外地區開展軍事活動,包括駐扎人員、儲存軍事物資和裝備、訓練和演習等,更是賦予美軍司法豁免權。根據法案規定,若美軍人員在丹麥境內犯罪,可移交美國軍事法庭審理,依照美國而非丹麥的法律體系接受懲處,美國士兵和憲兵甚至還將對丹麥平民擁有管控權。這一規定實際上給予了美軍“治外法權”,將丹麥的主權部分讓渡給了美國,同時也顯示出丹麥對美政策正從“被動依附”向“主動捆綁”演變,折射出丹麥在安全自主性與大國庇護之間的戰略權衡。


對地區安全產生多重影響

丹麥與美國的防務合作升級對北歐乃至北極地區安全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推動北約在北部方向的防御體系優化調整,使其防御效能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將加劇北歐安全網絡的“碎片化”風險,進一步加劇北極地區的戰略競爭。


首先,丹美防務合作深化將促使北約防御體系效能整體提升。丹麥作為北歐地區支點國家,其軍事基地的開放將使得北約在北面方向的戰略縱深顯著增強,特別是美軍在丹麥的常態化駐扎,能夠更高效地協調波羅的海三國的防御部署,形成對俄羅斯的“弧形包圍”。例如,美軍在奧爾堡基地部署的MQ-4C“海神”無人機,可對北冰洋海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偵察,其探測半徑覆蓋俄羅斯北方艦隊主要活動區域。此外,丹麥還允許美軍使用其衛星地面站,使北約在北極地區的實時通信能力能夠突破極地遮擋的限制,進一步提升了北約的綜合實力。

其次,丹美防務合作深化將加劇北極地區的戰略競爭。美軍擴大在丹麥本土的軍事存在,客觀上為美國介入北極事務提供了跳板。例如,美軍在皮圖菲克基地部署的AN/TPY-2反導雷達,可同步監測俄羅斯“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的軌跡,並為北約艦隊在巴倫支海的航行提供預警。作為應對,俄羅斯大幅增加了北方艦隊在格陵蘭以東海域的巡邏頻次,所搭載的“匕首”導彈射程也覆蓋美軍在北歐的所有基地,這進一步激化了北極地區的緊張態勢。

最後,丹美防務合作深化將削弱歐洲自主防務能力建設。盡管丹麥強調與美防務合作基於北約框架,但其過度親美的態度仍可能對歐盟共同防務機制的運行構成損害,加劇歐盟內部的協調困境。例如,2025年4月,歐盟啟動了一項名為“歐洲防務機制”的共同基金,但丹麥仍將60%的防務預算投入北約框架,而非歐盟聯合項目,凸顯其在美國歐盟之間的戰略取舍。此外,由於在丹美關系中丹麥的主權主張常被美國戰略利益裹挾,也使得丹麥在歐盟防務決策中的話語權不斷下降,嚴重損害丹麥的戰略自主性。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