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英國: 離開英國,帶兩娃回流 我們後悔了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飛機降落在香港國際機場時,九歲的女兒和四歲的兒子攥緊了母親Felicity的手。


2021年,當Felicity一家因丈夫工作調動遷居香港時,女兒不得不告別那所她從四歲就讀到五年級的私立學校——那裡有她熟悉的老師和朋友,還有不必經歷升學考試就能直通高中的教育通道。

Felicity至今都清楚地記得女兒最初的不舍與抗拒,“女兒一度流著淚跟我說,媽媽我能不能一個人留在英國讀書。”


當時,女兒就讀的學校是英國的一所非常好的私立女校,在拋下一切回到中國香港時,很多人也不理解Felicity的選擇。

時光荏苒,轉眼間Felicity一家人來港已經四年了。這四年來,香港也正在發生著悄無聲息地變化,一波波內地優才高才奔赴於此,從教育職場,香港被全面“卷”了起來。

Felicity一家人在香港這個巨大的如機器般高速運轉的城市,經歷著怎樣的悲歡離合?

倫敦:卷入頂私,又離開

申請英國私校,是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英國,每個想要申請私校(學前班)的適齡兒童,都要參加一個叫four plus(4+)的入學考試。在女兒三歲半時,Felicity一口氣給她報名了四所私立走讀女校。其中三所都能從4歲讀到18歲,而且在學校資源最豐富也最“卷”的北倫敦地區享有盛譽。

在入學考試前,Felicity埋頭在網上搜索資料,她了解到英國私校考察的方式千奇百怪,比如小朋友“會不會做手工,會不會使用剪刀,能不能剪直線、剪曲線等,還有其它一些學校考察孩子會不會簡單的拼讀。”

有些喜劇色彩的是,Felicity記得有一天在參加其中一間學校的入學測試前,女兒一大早起來就自己在客廳玩塗色卡的游戲,玩得不亦樂乎。


結果到了考試現場時,女兒拒絕塗色卡。當一群孩子從考場出來時,Felicity看到每個小朋友的手裡都拿著一張色彩斑斕的塗色卡,但唯獨女兒手裡的塗色卡是空白如也,Felicity見狀問女兒緣由,女兒用稚嫩的童音說道,“因為早上塗太多了,我不想塗了。”

這種看似游戲的評估實則暗藏“玄機”,最終女兒沒能拿到這所學校的offer。

還有另外一家偏重體育的私校,女兒在第二輪被刷下來。直到很久後的某一天,女兒無意間告訴媽媽,當時學校老師讓她跳繩,但是她拒絕了,因為她不喜歡跳繩。“這可能是沒能錄取的原因之一,因為她沒有聽從指令完成任務”,Felicity分析到。

最後Felicity的女兒通過了其中一家名校的兩輪測試,如願拿到這所學校的入學offer。


關於英國頂私究竟尋找什麼樣的孩子,最開始Felicity也很納悶,“這麼小的小朋友,學校究竟是怎麼看出來哪些孩子是適合我們學校,哪些是不適合的?”

後來,聽說學校之間可能會信息共享、相互商議,“比如A校覺得這個孩子很適合自己學校,它會告訴B校自己要給她發offer了,讓B校考慮是否也要發offer。”



圖為姐弟倆

入讀小學後的英式教育令人耳目一新。教學進度雖比公立學校快一年,但小學階段幾乎沒有家庭作業。

學校反對提前學習,Felicity去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不止一次被學校鄭重告知“未經建議請勿補習”,Felicity理解了其深意——要保護孩子對知識最原始的渴望。如果提前學習,不僅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進度,更嚴重的是,可能還會扼殺孩子的主動求知欲與好奇心。

對於這個教育理念,Felicity也深以為意。回流到香港後,她也還在堅持著這套理念,拒絕被教育內卷洪流裹挾,“我們家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主動去補習”,Felicity說。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