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川普圍堵中共三板斧 中美外長會火藥味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江峰強調,越南作為轉口貿易的主要中轉站,近年來大量進口中國零件與半成品,加工後出口美國。川普對越南的20%基准關稅和40%轉運貨品關稅,迫使越南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方偉進一步指出,川普的關稅策略不僅針對中國商品,還通過提高對轉運國的懲罰性關稅,迫使東盟國家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系。他認為,川普的“供應鏈外交”是一場“全球經濟戰”,旨在將中國制造業孤立於國際供應鏈之外,迫使外資制造商轉向美國印度或其他非中國地區。


王毅與盧比奧的吉隆坡會面:外交博弈的縮影

1.王毅的“外交自爆”與中共困境


2025年7月2日,王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的會談中,公開表示“中國不希望俄羅斯烏克蘭失敗”,引發歐洲外交圈震驚。江峰認為,這不是簡單的口誤,而是中共內部戰略焦慮的暴露。中共長期以“中立調停者”自居,試圖在俄烏戰爭中兩邊討好,但王毅的言論直接暴露了其支持俄羅斯的立場,打破了外交模糊空間。方偉補充,這一失言導致歐盟對中共的信任崩潰,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公開批評中國加劇歐洲不穩定,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因此縮短,商界會面取消。

方偉分析,王毅的失言反映了中共外交系統的內部混亂。他指出,中共宣傳部門對這一事件的報道極為低調,僅發布簡短聲明,顯示中宣部甚至中央高層無法迅速拍板如何處理。這一“字越少,事越大”的現象,表明王毅的言論可能觸及了中共高層的敏感神經,或與內部權力斗爭有關。

2.吉隆坡會面的火藥味

王毅與盧比奧在吉隆坡的東盟外長會議後的會面,是中美外交從“冰凍期”走向“緩解期”的標志性事件。杜文指出,自川普上任以來,王毅多次試圖與盧比奧會面未果,尤其是在慕尼黑安全峰會和聯合國會議上,盧比奧因不滿王毅的傲慢態度(如“好自為之”言論)而拒絕會面。方偉進一步揭示,盧比奧對王毅的個人反感源於其對共產主義的深刻認識。盧比奧成長於邁阿密的古巴社區,深受反共文化影響,其外公的經歷讓他對共產主義的危害有切身認知,這使他在與王毅的交鋒中立場強硬。


方偉強調,吉隆坡會面表面上“積極、務實、建設性”,但實際上雙方“各說各話”,未達成實質共識。中方聲明重申“將兩國元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要求美方“以理性態度看待中國”;盧比奧則強調“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方偉認為,這種模糊措辭表明雙方談判未果,僅維持表面和諧。他推測,會談氣氛極為火爆,雙方可能在關稅、芬太尼、轉口貿易等議題上激烈交鋒,但礙於外交禮節,未公開翻臉。

方偉特別提到,盧比奧的強硬底氣來自川普的全力支持。作為川普政府中最了解共產主義的國務卿,盧比奧在會談中可能毫不退讓,甚至壓制了王毅的氣勢。他認為,這次會面並非為習近平與川普的會面鋪路,而是雙方在試探底線,為後續談判保留空間。然而,盧比奧的強硬姿態和川普的關稅壓力,讓中共在談判中處於被動。

3 習近平的低調與內部權力動態


江峰與杜文提到,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的低調(如缺席金磚峰會、選擇國內低調考察)顯示中共內部權力重組的跡象。方偉進一步分析,習近平正面臨國內對其外交政策失敗的批評,特別是與美國關系的惡化。吉隆坡會面後,中共高層對是否與川普會面猶豫不決。方偉認為,習近平若訪美,可能試圖通過簽署象征性協議(如打擊芬太尼)來緩解國內壓力,但川普的強硬態度(特別是對關稅的堅持)讓這種可能性充滿風險。方偉預測,即使習近平訪美,川普也不會輕易讓步,任何協議都將是“面子工程”,難以改變中美對抗的格局。

稀土外交與中共的戰略掣肘

杜文提到,中國的稀土管制是當前國際關注的焦點。稀土作為航天、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的關鍵資源,長期被中共作為戰略籌碼。然而,美國已加大本土稀土開采,計劃十年內實現自給自足,打破中國的壟斷。方偉補充,中共的稀土優勢來自國家補貼、低成本生產和寬松的環境政策,但這一模式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且未能轉化為技術優勢。他認為,中共試圖通過稀土控制全球供應鏈,但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反制,這一策略正面臨失敗。

方偉進一步指出,中共的傾銷模式(如小包裹海嘯沖擊比利時)正在引發全球反彈。比利時港口因中國小包裹激增(每日300萬件,97%來自中國)而癱瘓,迫使歐盟考慮加征關稅。這種傾銷不僅沖擊當地零售業,還引發對中國制造的普遍抵制,顯示中共的經濟模式正在失去可持續性。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