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澳大利亞: 稀土、達爾文港?澳洲總理訪華的五大看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此外,若能在楊恒均案或達爾文港問題上取得進展,將回應反對黨對其“對中國軟弱”或“親中”的指控,鞏固其作為強勢領袖的形象。然而,若訪問被視為向北京妥協,尤其在安全或人權議題上,可能引發國內保守派及選民的不滿,加劇其執政壓力。


國際關系學者沈旭暉在阿爾巴尼斯首次勝選時便分析,現時工黨的對華政策似乎不再像外界認為的“傳統上親中”。而當時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強調“希望澳洲新政府能找回對華的理性,以成熟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以便推動中澳關系重回正軌”。

沈教授在個人網站分析,從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及外長黃英賢的行為及言論能看出工黨不可能背離國家利益,如同阿爾巴尼斯強調的“要改善澳中關系,首先要改變的是中國,而非澳洲”,“假如在上述前提未達到前,就單方面放寬對華貿易,這在選票考量上,亦非上算。”





近20年來,移居澳洲的中國移民激增,特別是在悉尼(雪梨)及墨爾本等大城。

總而言之,阿爾巴尼斯的第二次訪華,是中澳關系在後疫情時代的再定義時刻。達爾文港的戰略爭議、楊恒均案與成蕾經歷凸顯的人權挑戰、稀土能源的經濟機遇,以及國內政治的算計,交織成一場復雜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博弈。


澳洲國立大學陳星宇博士向BBC中文表示,他亦期盼兩國能在對話中更全面探討太平洋地區的議題,若非在阿爾巴尼斯與習近平的會晤中,至少在持續的外交互動中有所進展。值得注意的是,澳洲外交貿易部太平洋司於6月底與中國駐太平洋特使進行了一次通話,交換彼此觀點。“此舉令人振奮,我期望此類對話能持續並進一步深化。”他說。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陳宥樺教授則向BBC中文分析,雖然澳中檯面上可談的議題眾多,例如中國的AI欲進入澳洲市場、澳洲希望拓展與中國的商業機會,甚至台海與南海等區域安全議題,但鑒於澳洲作為美國盟友的身份及中國自身的經濟困境,難以期待突破性發展。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