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市值4萬億美元的英偉達:瘋狂印鈔機的瘋狂敘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4萬億美元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它接近這個地球上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德國)在2024年的全年GDP;接近深交所290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或者說約等於10個騰訊或30個比亞迪的市值。


這就是英偉達市值在兩日前觸及的數字。一家公司的價值究竟有多瘋狂才能值4萬億美元?即便是在3年前,這也是華爾街最大膽的分析師都不敢想象的。畢竟,英偉達花了30年時間才實現了成為一家1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而從1萬億到4萬億,它卻只用了兩年。

作為一家商業實體,英偉達構建了一台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恐怖印鈔機。它的人工智能芯片被擺放在人類科技的金字塔尖,創造了從未企及的技術高度。而英偉達的功名,又充滿戲劇性,它是一個憑借極致的賭性與構築巔峰技術壁壘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當然,從一家專注於游戲顯卡的芯片公司,到如今驅動全球AI革命的核心力量,英偉達的估值仍建立在一個宏大的AI敘事之上,而其是這一敘事中的“上帝”。在互聯網繁榮的新舊世紀交替之際,有一家公司也曾被投資者賦予這種角色:思科。但上帝終究遭遇想象破滅。

回望歷史,技術周期的終結往往快得令人措手不及。這種不可預見性同樣是投資者如今押注英偉達面臨的唯一的不確定性。



英偉達的創辦人黃仁勳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但熱衷於孤注一擲的賭徒,這家企業幾次瀕臨破產、曾押注錯誤的技術路線、也曾傾盡所有與行業巨頭血戰。“只有賭徒才能理解我們。”這是黃仁勳並不忌諱提起的口號。

只不過,他賭贏了,而且賭注一次比一次大。在曾經的一次全員會議上,CEO黃仁勳拿出當年失敗的Tegra芯片作為道具,告訴員工:“如果你害怕失敗,那你就永遠不會設計出能讓世界改變的芯片。”那一年,公司因移動端戰略失利出現巨額虧損,Tegra庫存堆積如山。但正是這次失敗,造就了後來英偉達在AI計算架構上的先發優勢。

2020財年,英偉達營收為109億美元,淨利潤為30億美元;到了2024財年,營收攀升至609億美元,淨利潤更是暴漲至297億美元,五年間淨利潤翻了將近十倍,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8%。


如果上述數據還不足以讓投資者膜拜,請繼續看:毛利率76%、淨利率接近49%、自由現金流為146億美元,經營杠杆幾乎完美,資產負債表上幾乎沒有債務,研發投入卻高達145億美元,占比近24%。

這是科技創造財富的完美具象化。尤其讓人澎湃的是,英偉達不是依靠節衣縮食贏得這一局面,而是靠著瘋狂燒錢、高舉高打。連續五年,英偉達將超過營收的20%投入研發,而這些巨額支出並未轉化為成本負擔,反而成為構築技術護城河的關鍵資產。

從財報結構看,英偉達的收入來源極度集中。2024財年,數據中心業務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而其中又以AI訓練芯片H100為絕對主角。英偉達的命門,緊緊綁定在對生成式AI計算力的壟斷性供給上。相比之下,游戲業務雖曾是現金奶牛,如今在營收占比已跌至13%;汽車和專業可視化更是微不足道。


至少是當下,投資者將英偉達的這種營收結構裡並不視為風險,而將其視為一種極致的專業化。

在GPU的世界裡,英偉達像蘋果一樣控制設計,像台積電一樣優化制造流程,又像微軟一樣構建生態系統。CUDA平台是英偉達真正的護城河:2006年推出的這套通用計算架構,使得研究人員可以用統一編程語言調用GPU能力,繞過傳統CPU架構的瓶頸,從而催生了AI模型的指數式爆炸。

2023年ChatGPT爆紅,直接點燃了全球對H100芯片的搶購潮。那一年,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拜訪黃仁勳,請求優先供應H100芯片,以支持ChatGPT的擴展。黃仁勳回憶:“Sam說,‘我們需要更多的GPU,否則AI革命會停滯。’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H100芯片每顆售價高達2.5萬美元的芯片,被谷歌、微軟、OpenAI、Meta等公司如“面粉”般囤積,而一套完整的DGX系統則需要至少30萬美元。這些制霸全球的科技企業不得不求助並受制於英偉達,即便是馬斯克也得像末日時代囤積軍火一樣搶購芯片,因為英偉達是唯一軍火供應商。

這是最讓投資者願意為之瘋狂的,因為面對這種近乎“硬通貨”的產品,英偉達有定價權、有優先供貨權,甚至有生態收租權。

而在此背後,是英偉達創造的一個幾乎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先進封裝、NVLink互聯技術、軟件棧深度整合、以及每年超百億美元的研發燒錢。正如《The Nvidia Way》中所寫,“黃仁勳不相信分布式妥協,他要求每一塊GPU都能在激烈競爭中獨立打贏一場戰爭。”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