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蔣介石: 蔣介石的回歸夢:曾願攜舊部回大陸任國民黨總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49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敗退至台灣(专题)後,依然心系復國之夢,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奪回大陸,恢復國民政府的統治。他的“反攻復國”願景,成為他余生的主旋律。1951年,在一次視察金門的行程中,蔣介石在金門的太武山上親自題寫了“毋忘在莒”四個字,這四個字承載了他復國的決心與信念。




“莒”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重要城市,齊國將領田單曾在此作為反攻的根據地。在燕國與其他四國聯軍的侵略下,齊國一度陷入危機,但田單堅持五年之久,最終成功驅逐敵軍,收復失地。蔣介石通過提到這一典故,意在激勵自己及其手下那些殘兵敗將,提醒他們“勿忘曾經的輝煌”,用歷史的力量激勵自己與手下的士兵,力圖重現歷史,最終實現“反攻復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蔣介石國民黨進行了徹底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步驟以鞏固其政權。具體而言,他發布了《辯證法》和《中共幹部教育學習與研究》一類書籍,供黨員學習,還提出了口號:“一年准備,二年進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這些宣言不僅是對民眾的號召,更是給黨內高層與士兵們的一種鼓舞,期望在未來幾年內能夠恢復對大陸的控制。




然而,盡管蔣介石始終堅持反攻的戰略方針,但隨著50年代中期朝鮮(专题)戰爭的結束,以及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召開,國際局勢逐漸緩和,中國共產黨將更多精力轉向了經濟建設。這一變化導致了中央政府對台灣政策的調整,由原來的“單靠武力”轉為“立足武力伺機解決,同時力爭和平解放”。




一、

1955年5月,周恩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公開表示:“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毛澤東也表達了類似的態度,主張“和為貴”,並強調兩岸一家親。此時,蔣介石台灣面臨著來自島內民眾和美國的雙重壓力,台灣的局勢並不平穩。在這樣的背景下,蔣介石開始考慮與大陸接觸。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