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最具性缩力的伴侣特质,它排第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听见身边爱人的哭声了吗?


有些人会认为自己的“价值中立”,其实只是在理智地分析,本心是想帮助对方尽快解决问题,进而间接达到安抚对方情绪的目的。

但在亲密关系里,这种直接跳过情绪,只讲道理的安抚,有时候比沉默更伤人。


从心理学上看,它主要触发了3个情感伤害点:

1.情感验证缺失:我正在难过,你却在讲对错。

心理学上,情感验证(Emotional Validation)是指不评判地承认一个人的感受,表达出“我看见了你的情绪”。

伴侣治疗专家苏珊·约翰逊指出,这是亲密关系中最基本的安全感来源之一。

当一个人倾诉时,TA要的不是评判、建议或中立,而是“你看见了我现在有多委屈”。

而当伴侣冷静客观地说“他有他的道理”或者“你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意味着TA跳过了情绪阶段,直接进行理性分析。

这会让对方感到被否认、被忽视。

就像对一个骨折的人说:“忍忍就过去了,骨折哪有不疼的”。

这种回应不仅不能起到有效安慰,反而会加重对方的痛苦。

2.权力失衡:我在倾诉,你却在审判。

“价值中立”往往是一种假象。

很多时候,我们以“理性”为名,其实无意中站上了道德高地,变成了“裁判”。

而倾诉者则成为被审视、被评判的“当事人”。

这时“价值中立”的本质是情感隔离,即通过理性化来回避情感责任。


同时,这种不对等的情感力量,会让原本想寻求支持的一方,感到权力的失衡,从而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在电影《婚姻故事》中,女主妮可跟丈夫查理倾诉自己当初为了他的事业和梦想,放弃了在洛杉矶刚刚起步的演艺事业和熟悉的生活,跟随他搬到纽约的痛苦和牺牲。

结果却换来查理冷漠的回应,甚至指责妮可的倾诉是编造故事、扭曲事实。

以至于最后关系破裂时,妮可绝望地喊道:“你的自私已经内化,甚至不知道这就是自私!”




3.造成二次伤害:连你也不站在我这边。

亲密关系中,比吵架更致命的是,伴侣的情感存在被否定,同时否定了对方“渴望被共情”的正当需求。

举个典型的例子,詹青云和庞颖在直播中分享过她们的一个关系危机:

庞颖向詹青云倾诉自己遇到一些很糟糕的人,希望得到支持。

没想到詹青云的回答是:“我也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

这句话让庞颖瞬间哭了,觉得“连你也在为伤害我的人说话。”

事后,詹青云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自己当时的“价值中立”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冷漠,甚至带有傲慢——

“故意要去听远方的哭声,而听不到近处的哭声。”

当一个人开始合理化对方的遭遇时,隐藏的意思是:“你不应该感到生气。”

此时这个合理化行为是侵犯边界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甚至可能会引发对方的“认知融合”——

即原本被伤害的伴侣,可能会将对方的理性立场内化为真理,进而产生“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的自我道德审判,从而感到被二次伤害。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