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砸錢也沒用 中共這些技術被"卡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8年中共罕見報道了35項技術被“卡脖子”,如今七年已經過去了,北京當局除了零星幾個與電動車相關的領域取得突破外,絕大部分應用最廣泛、最關鍵的核心技術仍與歐、美、日存在巨大差距,有一些甚至差距越來越大。


一、35項技術被“卡脖子”

中共宣傳部門一貫報喜不報憂,盡管中共黨魁多次表達對“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擔憂,但在中共政策文件及官媒中沒有說明哪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何人”。


從2018年4月開始,由中共科技部屬下的《科技日報》罕見刊發“關鍵技術瓶頸”系列文章,該系列35篇文章涵蓋了中國工業領域35項技術被“卡脖子”,並具體指出了何種短板及被哪些國家“卡脖子”。

這35項被其它國家“卡脖子”的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一是核心元器件類:芯片、航空發動機短艙、觸覺傳感器、手機射頻器件、激光雷達、高端電容電阻、銑刀、高壓柱塞泵、掘進機主軸承、水下連接器、高端焊接電源、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等。

二是關鍵基礎材料類:ITO靶材、航空鋼材、高端軸承鋼、光刻膠、微球、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鋰電池隔膜、超精密拋光工藝、環氧樹脂、高強度不銹鋼等。

三是先進基礎工藝類:光刻機、真空蒸鍍機、核心工業軟件、航空設計軟件等。

四是產業技術基礎類:操作系統、iCLIP技術、重型燃氣輪機、適航標准、核心算法、高壓共軌系統、透射式電鏡、數據庫管理系統、掃描電鏡等。

2022年美國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報告指出,這些被其它國家“卡脖子”的技術至少具有三個特點:1.該技術僅由少數美國歐洲日本公司獨家擁有;2.中國供應商在開發該技術的高端版本方面取得進展的寥寥無幾;3.其它一些獨特因素使得進口替代異常困難。


如今七年已經過去了,北京當局除了零星幾個與電動車相關的領域(激光雷達、高端射頻組件、鋰電池隔膜等)取得突破外,絕大部分仍與歐美日存在巨大差距,有一些甚至差距越來越大。

中國企業往往更注重品牌和利潤,對國內供應商的此類產品心存疑慮,更樂意從可信的外國供應商處采購關鍵高端組件,而非嚴格遵循北京的產業政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中共體制內報喜不報憂,難得承認有35項技術被“卡脖子”,35項之外沒報出來恐怕更多。中共科技進步主要在宏觀機械層級及抽象軟體層級。目前對中共來講,最基礎、最難實現的應該說是發動機短艙、軸承還有光刻機等等,這些即使砸錢、花時間也很難克服。

他解釋說,因為純粹機械部分可以通過逆向工程還原出來,但逆向工程不能復制材料,材料涉及到跨領域的整合。


“所以相當於畫虎畫皮難畫骨”,他說,不管是發動機軸承或光刻機,很多都是卡在材料上,你無法知道材料比例如何、加工工藝如何,當然是做不出來的了。



圖為美國通用電氣 (GE) 在法國的工廠於2015年展示的燃氣輪機9HA的一部分。(Frederick Florin/AFP via Getty Images)

二、應用最廣泛、最關鍵領域仍有巨大差距

對中共而言,尤其應用最為廣泛、最關鍵、最緊迫的一些技術,如芯片、發動機、特種鋼、高端機床等等,主要由美國及其盟友所主導,成為最關鍵的“卡脖子”點。

這些“卡脖子”點往往卡在材料與工藝上。而材料科學是基礎學科,“彎道超車”戰術走不通。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