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华为: 华为AI陷抄袭门 模型开发人员曝内幕 声明不自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高科技公司华为最近发布的AI大模型“盘古”,被研究团队HonestAGI指控与阿里巴巴的AI模型Qwen-2.5 14B 模型高度相似。日前,更有自称其内部员工者发文,大曝华为抄袭阿里的内幕,并发声明“不自杀”,在中国业界引起很大震动。


华为公司近日深陷AI抄袭的丑闻。继被研究团队HonestAGI公开揭露其盘古大模型在结构上与阿里巴巴的AI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2.5 14B)高度相似后,本周日(7月6日)又有一名自称华为盘古AI开发团队成员者,在Github上匿名发表6000多字的长文,大曝盘古大模型研发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及多次“套壳”抄袭阿里千问和Deepseek的内幕,并严词抨击华为内部“劣币驱逐良币”的争斗。此文发表后,瞬间在互联网上被刷屏。

这篇题为《盘古之殇:华为诺亚盘古大模型研发历程的心酸与黑暗》的长文表示,自己身为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员工,参与了盘古大模型的开发工作。如今面对互联网上关于盘古大模型涉嫌抄袭千问的讨论,“夜夜轮换反侧,难以入眠”,一方面为自己过去的工作付出感到不值,另一方面在内心又感到“大快人心”。经过内心的纠结后,决定把自己在参与研发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公布出来。


长文披露,当初华为在开发AI大模型盘古时,由于内部争斗严重而进展缓慢。眼看与国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内部的质疑声和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团队的研发工作一度陷入了“绝境”。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主任王云鹤出手,套壳抄袭竞争对手的大模型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就将各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0个点左右。文中表示,由于华为是“外行人领导内行人”,所以高管们对于这种套壳抄袭的事情“没有概念”,还以为是开发团队有了什么“算法创新”。

据该文爆料,华为的盘古大模型,曾先后分多次套壳阿里的千问及Deepseek等竞争对手的AI产品。其文表示,自己是真心希望华为能认真吸取教训,能做好盘古。但华为为的内部斗争激烈,导致该公司在短时间内流失了优秀的大模型人才。

谈到抄袭的问题,文章直言,“自己做的模型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熟悉,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在被抄袭者看来,“就像自家儿子出门一趟,回来一个别人家孩子”。


最后,这位爆料人还特意声明“不自杀”。他在文章末尾写道:“写了这么多,某些人一定想把我找出来,抹杀掉。公司搞不好也想让我噤声乃至追责。如果真的这样,我,甚至我的家人的人身乃至生命安全可能都会受到威胁。”

爆料人表示,为了自我保护,近期自己每天都会公开向大家报平安,“如果我消失了,就当是我为了真理和理想,为了华为乃至中国能够更好地发展算力和AI而牺牲了吧”。

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轰动,将近几日互联网上关于“盘古大模型”涉嫌抄袭阿里巴巴AI大模型的话题,推向了新的高潮。


此前,华为在年 6 月 30 日正式对外推出了开源盘古7B参数的稠密模型与盘古Pro MoE 72B混合专家模型,并公开其基于昇腾芯片的模型推论技术。

随后,研究团队“HonestAGI”就于7月4日在软件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发表了一份技术分析报告,指控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的结构其与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2.5 14B”模型高度相似,相关系数高达0.927,远高于业界0.7的标准。

其后,华为公开作出回应,否认该公司开发盘古大模型存在抄袭,承认有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了业界开源实践”,但强调涉及其他开源的部分代码“遵循了开源许可证的要求”云云。

然而,互联网上对于华为涉嫌抄袭竞争对手的质疑,并未因华为的这番说辞而平息。在前述自称华为开发团队成员发文曝光其内部秘辛后,相关的讨论更迅速升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