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貓奴小心!它5分鍾就能"斬首"人類精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寄生蟲之一。


對許多人來說,即使是真的感染了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好似也無需擔心。因為許多時候,這種寄生蟲貌似並不會讓人出現什麼明顯的病症。

但在上個月,一項發表於《歐洲生化聯合會會刊》(The FEBS Journal)上的新研究指出,弓形蟲感染或許與全球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息息相關。


從貓到貓

弓形蟲一般來源於貓,它們最終的目標是貓科動物。這些動物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因為弓形蟲只有在它們的腸道中,才能進行有性生殖,產生蟲卵。貓體內的弓形蟲卵會通過糞便被釋放到環境中,因此一切有貓的地方都有可能有弓形蟲卵——包括你家的貓砂盆。

但弓形蟲不止會感染貓。包括人類、老鼠在內的大部分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一旦不小心接觸了環境中的弓形蟲卵(比如飲用了含弓形蟲卵的水源),都有可能被感染,並成為弓形蟲的中間宿主。弓形蟲會在這些中間宿主體內快速無性繁殖並潛伏起來,等待著機會再次回到它們的最終宿主身上。

關於弓形蟲有許多傳說,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弓形蟲會操控老鼠的大腦,讓它們不再懼怕貓,甚至反而會被貓尿所吸引——這樣這些老鼠就更容易被貓吃掉,弓形蟲就能再次感染貓。此外,許多研究也表明,弓形蟲感染可以損害人類的大腦功能。




弓形蟲的生活史(圖片來源:Marín-García et al, 2022)

人感染之後


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向來不缺貓,因此也向來不缺弓形蟲。有研究估算,全球可能有30%至50%的人感染了弓形蟲,在某些地區的弓形蟲感染率甚至超過了80%。許多生鮮、肉制品上面也存在弓形蟲卵,如果在沒有煮熟的情況下食用這些肉類就可能導致弓形蟲感染。

感染人體後,弓形蟲會在增殖期和潛伏期兩個階段之間互相轉換。增殖期的弓形蟲叫做“速殖子”(tachyzolte),它們會通過無性生殖,在被感染的細胞內呈指數級自我擴增。快速增殖一段時間後(大概7小時),它們會轉換為幾乎靜止的狀態並潛伏起來,也稱為“慢殖子”(bradyzoite)。慢殖子會聚集在一起形成包囊(cyst),終生潛伏在宿主的骨骼肌、心肌和中樞神經系統中。這些包囊有著厚厚的外壁,難以被穿透,目前沒有方法從人體內根除。在特定時期(比如宿主免疫力低下的時候),慢殖子又會重新轉變為速殖子,並快速增殖。



弓形蟲的慢殖子包囊(圖片來源:Sullivan & Jeffers, 2012)

對於大多數免疫力正常的人類,感染了弓形蟲後不會出現明顯的病症。但對於免疫系統功能較弱的人來說,弓形蟲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狀,比如讓人出現嚴重的眼部病變或神經系統症狀。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7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