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高薪、有编制、体面,我还是离开了深圳教师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几年前,「深圳高薪招聘教师」的话题频频出圈。如今,社交媒体上「深圳教师辞职」的帖子又层出不穷,热度不减。

这座「奋斗者之城」的教师岗位,因为高薪、编制和高调的招聘广告语,吸引了大批顶尖名校毕业生。同时,许多人入职后也发现——这份工作的强度,远超自己想象。


「有点钱、有点闲、有尊严不再是梦」

为了劝刘梦瑶去深圳当老师,父母甚至给她跪下了。

那是2021年,从国外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刘梦瑶,手握15份offer,正面临一个困难抉择。她就读的大学颇有含金量,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超越了清北。找工作期间,包括谷歌、字节、腾讯这样的大厂都给了她offer。她从没想过要去深圳当老师。

然而,她的父母却坚定地认为,去深圳当老师,是对她来说最好的职业选择。

那正是「深圳高薪招聘教师」话题频繁登上热搜的几年。从2019年到2021年三年期间,深圳各学校、教育集团展开了大规模的全国招聘,并且开出了许多令毕业生们难以拒绝的待遇:

「年薪本科生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至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事业单位正式编制、落户深圳、全年带薪休假165天+。」

最吸引人的还有招聘帖里的一句话,「有点钱、有点闲、有尊严不再是梦」。

刘梦瑶的父母非常坚决。「他们都离婚15年了,我从没见他们这么团结过。」逼得最狠的时候,她父母一起跪在地上,哭着求她。


她妥协了。没想到,在应聘深圳教师岗时,她却连续两次碰壁。尤其是北京那场面试,「我当时面试深圳排名前四的一所高中的国际部,基本上来的都是清北的博士,最低的学历是个北大的硕士,而留学生里,还有哈佛、剑桥、牛津……我当时觉得简直是太荒唐了。」

最后,她去应聘了三次才被选上。

在许多人心中,「有钱有闲有尊严」几乎是理想工作的模版,而且这份工作还有编制、很稳定。在深圳教育部门高调的宣传、强劲的招聘力度下,那几年,不少顶尖名校毕业生,不论之前有没有过做老师的规划、喜不喜欢这份职业,都将「深圳教师岗」放进了自己找工作的理想清单里。


一边是渴望编制、渴望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另一边是强烈需求老师的深圳。

在招聘老师这件事上,深圳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渴望。不要求师范专业,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关系,甚至无需笔试就能入职。而教育局和校长们组成的招聘团,采取的是类似于巡演的模式,分为东西两线,不仅涵盖了清北这样的顶尖高校,也囊括了国内排名最靠前的师范大学。很多应聘毕业生,会跟着招聘团的路线一起跑,只求上岸。

北大的陈雪婷「随手投了一个简历」,学校立刻叫来了集团的总校长跟她面谈,问她还有没有其他去向在考虑,态度很真诚。

「(深圳这所)学校招聘的时候特别热情,也特别尊重,给我一种大家要一起干一番事业的感觉。」陈雪婷说。她横向对比之后,觉得深圳活力开放,也不排外,「而且工资比在北京当老师丰厚很多」。最后她选择了深圳。

也有一些人去深圳当老师纯属意外。

小张考研一战时,因为录取名额波动,没能进入复试,「春招和秋招的时间点都过了,我才被迫开始准备简历找工作」。

王思琪则是在自己专业领域找不到工作了,才不得不考虑当老师。「当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是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又更倾向于招聘男生,一直到毕业那年5月份才找到深圳老师的工作。」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8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