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第一午睡大省:隨地入睡,長命百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大家越來越愛聊“養生”了?


動不動就朋友圈曬枸杞拿鐵、保溫杯泡紅棗、夜跑萬步,仿佛不搞點健康操作,人生就輸了。但有一種養生法,既不用花錢,也不用打卡,更沒有技術門檻——午睡。

真·全民養生神器。


尤其是夏天來了,全國人民都迎來了“犯困自由”。中午12點過後,太陽烤得馬路冒煙,辦公室空調成了續命神器,眼皮也開始自帶“1kg配重”模式,打哈欠、點頭、狂眨眼成為午飯後的標配。

這個時候,全中國的眼皮都在打架。





然而,當別的省份還在糾結“要不要睡午覺”時,山西人民已經集體“躺平”了。

走進山西農貿市場,你會發現,中午時分攤主一水全躺下,土豆白菜旁邊呼嚕聲此起彼伏;快遞站裡,包裹堆成“睡眠小堡壘”,快遞小哥直接躺進去睡個飽;公園長椅、公交車座位,甚至草坪、路邊台階,哪裡都能見到睡姿千奇百怪的“午睡大軍”。

難怪網友紛紛調侃:“山西午睡文化,主打一個硬核養生。”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神秘的“午睡大省”,看看山西人民是如何把“躺平”玩成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午睡自由,山西限定

如果你以為午睡只是小資白領們午休時用個U型枕打打盹,那你可能還沒來過山西。

在這裡,午睡不僅是一種習慣,簡直是一項“民俗”,幾乎融入到了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菜市場到飯店,從快遞站到公交車,再到動物園,山西人民和動物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睡才是硬核養生”的真諦。

最具代表性的,非山西菜市場午睡文化莫屬。#山西菜市場攤主席地午睡# 的話題曾多次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中午十二點一到,走進太原柳巷市場、大同南郊市場,仿佛進入了一座大型“靜音博物館”。

攤主們早已默契地放下工作,進入午睡模式。三輪車搖身一變成為“移動午休艙”,白菜堆成了“席夢思床”,電子秤甚至直接用來當枕頭。

顧客若此時來買菜,早就心照不宣:“老板在睡覺,您自己挑,放這兒,一會兒他醒了再收錢。”整條市場靜悄悄,只有陣陣輕微的鼾聲和翻身聲交織在菜香中。

不僅是菜市場,山西飯店餐館的午睡文化同樣深入人心。

根據《山西晚報》報道以及多名游客在社交媒體曬出的經歷,許多本地飯館在中午12點至14點30分之間會主動關閉大門,員工集體午休。

餐廳門口常見“午休中,勿擾”字樣,卷簾門拉下一半,透過玻璃能看到服務員趴在拼桌上睡覺,後廚大姐席地而臥,枕著面粉袋。



更有甚者,下午三點左右仍有游客碰壁,無奈發帖調侃:“山西飯店老板真把午睡當KPI,想吃飯得錯峰。”

飯店老板也坦言:“上午做飯太忙,中午不睡一覺,晚上根本沒精神接客。”吃飽睡好,養足精神再迎客,已成山西餐飲行業的“潛規則”。

快遞站的午睡畫面同樣令人發指。

在太原某快遞網點,曾有網友拍下中午十二點的場景,視頻一度沖上熱榜。快遞小哥們將包裹壘成“睡眠堡壘”,人就鑽進包裹堆裡席地而臥,快遞單則順手當作眼罩。

一位快遞員在采訪中說:“早上五六點就開工,中午不睡一下,下午根本扛不住。”在高強度的物流行業,這樣的“快遞午覺堡”成了不少山西快遞站標配景觀。網友紛紛點贊:“卷歸卷,命要緊,山西小哥活得明白。”



公交車午覺大軍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午飯後搭乘山西的公交車,你常能見到車廂裡東倒西歪的乘客們,有的靠窗睡得嘴巴大張,有的靠在椅背上鼾聲大作。司機師傅到站後不得不一個個叫醒:“醒醒,您家到了!”

有網友打趣:“山西公交午覺局,每天免費開放。”甚至有不少網友拍下公交車“午睡合集”,視頻點贊破萬,評論區一片羨慕:“敢睡公交,才是心態最好的山西人。”

公園更是山西午睡文化的“天然床墊區”。

中午時分,迎澤公園、榆次公園、汾河公園等地,草坪和長椅成了午睡大軍的根據地。

老人們鋪上涼席,戴上墨鏡,插著收音機,旁邊立著“勿擾,正在養生”的牌子;年輕人裝備更齊全,露營墊、充氣枕、眼罩三件套一應俱全,主打一套“都市輕睡眠風”。有游客發視頻感慨:“整個公園仿佛變成大型午睡集體現場。”

山西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不分年齡、不分職業,午覺人人有責。

更妙的是,山西的動物們似乎也被這種午睡氛圍“帶壞”了。

在太原動物園,游客常在中午時分看到獅虎山裡的大貓們懶洋洋地趴著曬太陽,連天鵝館裡的天鵝也進入長時間的休息狀態。

園方工作人員表示,中午高溫時段動物本身就習慣休息,他們也會主動調整飼養節奏,配合動物們的“午覺作息”。

有網友調侃:“東北來的老虎一天睡18小時,到了山西直接加班午覺,主打一個省籍融合。”







更有意思的是,太原公園周邊的流浪動物也學會了“山西化午睡”:中午趴在涼涼的石板路上,草叢裡一狗一窩地睡得正香。游客忍俊不禁發帖感慨:“在山西,不午睡的動物會被開除省籍吧?”

在山西,流浪動物也可以獲得高質量午休,因為能打擾他們午休的人類,也都在午休。



全民午睡,動物不例外。這就是山西“午睡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單一群體的養生選擇,而是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攤販到餐飲業,從快遞小哥到公交乘客,再到動物界,“能睡就睡,睡好養生”已成為山西人獨特的生活智慧。

網友一句話總結得恰到好處:“山西人午睡不是懶,是懂科學養生。”

山西人靠午睡,贏麻了

如果說山西午睡文化已經成了“省級名片”,那它背後的成因,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天時、地利、人和,歷史積澱、地理氣候、生活習慣,缺一不可。在別人眼裡是“會躺”,在山西人眼裡,是睡出了哲學、睡成了藝術。

從地理上看,山西本身就像個“超級大搖籃”: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靠長城,南接中原平原,整體呈盆地狀,晝夜溫差大,空氣相對幹燥。

夏天中午,太陽一出來,地表溫度迅速攀升。山西老百姓常說:“上午曬得冒汗,中午一睡覺,下午涼快得穿長袖。”

加上整體地勢起伏,古人出門勞作本就耗費體力,因此很早就形成了“午時必歇”的民俗。

《山西民俗志》中記載,早在明清時期,山西各地已有“午間閉門小憩”的傳統。不少商號、作坊甚至會在中午主動停業,讓員工午休,把午睡視作維持體力、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一環。

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山西人幾乎是被地理環境“搖著長大”的,自然而然形成了對午睡的高度認可與依賴。







如果說地理是“物理層面”的原因,文化則是“精神層面”的助推器。

晉商傳統:“能躺著賺錢,絕不站著浪費力氣。”

晉商,曾是中國古代十大商幫之一,興盛於明清,生意遍布全國乃至蒙古、俄羅斯。晉商文化崇尚“審時度勢、張弛有度”,對體力與精神狀態的調養格外講究。

據《晉商老賬房筆記》記載,許多票號(古代銀行)都會規定:“午時歇市,員工閉目養神。”不僅老板會午睡,賬房、學徒也要強制休息半小時以上,認為休息好,下午算賬才不會出錯。





除了晉商精神,還有飲食文化的影響。山西是全國著名的“面食大省”,主食基本靠面,刀削面、剔尖、撥魚兒、莜面……花樣繁多。


而面食消化速度相對快,血糖上升明顯。不少山西本地人自己都說,“一碗刀削面下肚,血糖飆升,不睡不行。”

很多游客親身體驗後發帖總結:“在山西旅游,吃完一碗刀削面,我也理解為啥他們中午非得睡覺了,真的扛不住。”



此外,山西也是中國古建築保存最完整的省份,以應縣木塔最具代表性。這座木塔自遼代至今已矗立千年,堪稱“世界第一木塔”,靠的是科學的結構設計與張弛有度的建築理念。

山西民間流傳一句玩笑話:“木塔站著千年不倒,咱山西人躺著千年不老。”

別小看這種幽默感,它背後反映的,正是山西文化裡順應自然節律、懂得調養身體的理念。

放眼全國,現代都市人有多缺覺,已經不需要多解釋了。熬夜成常態,早起被鬧鍾強行叫醒,白天靠咖啡續命,下午效率暴跌,晚上又陷入報復性熬夜,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24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全國有超64%的成年人存在睡眠問題,其中“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白天嗜睡”成為普遍現象。大城市尤其明顯,北京上海、廣州的白領中,接近70%每天實際睡眠不足6小時。



“白天不困,晚上不睡,凌晨emo,白天打工魂飛。”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寫照。



但在這種環境下,山西人卻像是“另一個物種”。他們活出了現代都市人羨慕的作息狀態:不熬夜,按點睡,按點午休,下午精神百倍。

不少外地人來山西出差後在網上發帖感歎:“我在太原辦事,中午1點半去找合作方,結果整個辦公室集體趴著睡覺,領導都不例外。大家說:下午四點前千萬別約事,先讓人家睡完覺。”

這份坦然承認、主動保護午休的態度,正是現代社會最缺乏的“自我照顧”意識。

而正是這種文化,讓山西人的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反而更有保障。

山西午睡文化一出圈,立刻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討論熱潮。

在#山西人花式午睡#話題下,網友評論區金句頻出:

“山西人午睡是基因覺醒,我們這代打工人是強撐打工。”

“建議全國推廣山西模式,午睡納入KPI,不睡覺扣績效分。”

“看了山西菜市場睡覺視頻,我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訂了個午睡神器。”

“別卷了,先學會怎麼好好睡覺,才有資格談奮斗。”

甚至有HR提問:“能不能把山西的午睡文化寫進公司制度?我們公司下午三點開會全員瞌睡,效率太低。”




到了今天,山西午睡文化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更被山西人玩出了行為藝術的味道。

尤其表現在山西人的午睡場景中,他們從來不拘泥於地點與姿勢,講究因地制宜、靈活睡眠。

佛系平躺派:不管環境如何,攤一塊布、找塊平地,平躺最舒服。



豪放四仰八叉派:公園長椅、公交車座椅、辦公室地板,哪裡能躺哪裡橫。







技術性靠牆睡派:沒有地方躺?靠牆也能睡出藝術感,脖子微歪、雙手交疊,十分鍾入眠。





更妙的是,山西年輕人把午睡發展出了社交屬性。

有網友分享,自己回山西老家後發現朋友圈畫風變了:“別人見面打招呼問‘你最近咋樣’,山西朋友直接問‘今天睡了嗎?’”

“聊投資、聊健康,最後都歸結到一句話:‘咱先睡好再說。’”

學會“躺平”,人生不慌

看完山西午睡文化,有沒有一種“被生活治愈到”的感覺?

在卷生卷死的大環境裡,山西人用一種非常純粹、非常本真的態度提醒我們:人這一輩子,別光想著怎麼拼,還得學會什麼時候該停。

午睡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高級也高級。它不靠什麼高端設備,也不需要復雜教程,只需要你敢於給自己按下“暫停鍵”。





可惜很多人把“暫停”當成了懶散的象征,唯獨山西人用幾十年的生活實踐告訴大家:懂得休息,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他們沒有被焦慮裹挾,沒有被節奏驅趕,反而在“躺平”中睡出了專注、效率、長壽,還意外收獲了網友的全國羨慕票。



所以說,山西午睡文化表面是養生,內核卻是最真實的生活智慧。懂得什麼時候該快、什麼時候該慢,什麼時候該卷、什麼時候該躺,這才是真正的從容。

最後,送大家一句來自網友的金句:“工作誠可貴,睡眠價更高,若為健康故,加班皆可拋!”

那麼問題來了——

今天,你山西式午睡了嗎?

彩蛋:山西午睡等級測試

①你能在什麼環境下秒睡?

A. 床上(初級)

B. 辦公室(中級)

C. 菜市場(高級)

D. 站著在擁擠的地鐵/公交車上(特級)

②午睡時被吵醒的反應?

A. 生氣(外地人)

B. 翻個身繼續睡(山西人)

C. 根本吵不醒(山西睡神)

③您的醒來方式?

A. 被自己定的鬧鍾叫醒(牛馬)

B. 被同事喚醒(青銅)

C. 被老板勸醒(王者)

請把您的答案寫在評論區。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