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有錢搞形象工程沒錢修漏雨教室,太荒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可以看到,不管是教育專項資金還是惠農補貼,被地方政府挪用償還債務的情況很突出。


一些地方財政近些年不容樂觀是事實,但這樣明目張膽地截留中央財政資金,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讓困難人群無法享受到國家補貼和養老待遇,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些地方敢這麼做,根源之一或在於追責不夠嚴厲。


梳理過往新聞就能發現,地方官員搞形象工程,或挪用資金補財政窟窿,除非涉及貪腐或利益輸送,一般不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通常是黨紀處分,頂多免職降職,等風頭過後,說不定還能換個地方或部門高就,對官員的震懾力遠遠不夠。

而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巨大的債務難題,亂搞形象工程是重要原因之一。形象工程之所以稱作形象工程,是因為這些工程容易被看到,能讓某些官員感覺倍有面,也容易獲得職位上的升遷。


像修葺校園、改善學生宿舍環境這類工程,吃力不討好,官員們難有動力去做。久而久之就形成惡性循環,官員好大喜功埋下的雷,需要不斷擠占民生支出來補救。


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抱有僥幸心理,覺得可以先挪一點還債,等有錢了再補上,直到後續發現根本無力補上窟窿。

國家撥付的專項資金,不管是用於教育、農業還是養老,本意都是為了讓更多人,尤其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不管挪用是出於什麼動機,都嚴重傷害了本該受照顧人群的利益,對挪用者,該重罰就重罰、該判刑就判刑,不能只停留在整改層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