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球最危險市場之一 猶太人華商黑幫齊聚一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特皮托市場位於墨西哥城老城區附近,是墨西哥城內最著名的集貿市場之一,也是全世界最犯罪叢生的集貿市場之一。


墨西哥同事的眼中,特皮托(Tepito)是危險的代名詞。一位中國領導曾帶著本地團隊去調研,走到某條街時,墨西哥同事堅決不肯再往前一步。而我也“幸運”地在這裡丟了部手機——好在只是遺失,而非搶劫。

但危險的表象下,特皮托卻充滿矛盾的生命力:這片位於歷史中心區北部的批發市場,東西綿延約2.5公裡,南北跨越約3公裡(我根據跑商家的經驗自測出來的距離,不一定准確),商品從鞋包、首飾到成衣無所不包。


為了滿足這麼多人的日常需求,自然街頭會有一些推著推車的小商販,最為常見的便是水果攤和塔可攤。在狹窄的單行道上,沿街商戶的貨架更是直接侵占馬路,機動車無法通行。行人摩肩接踵,商販的吆喝聲“¡Chécale, chécale!”(相當於“瞧一瞧,看一看”)此起彼伏。貨架後面是檔口,每家檔口都雇有武裝守衛,有些是警察,有些是黑幫。

如果你探頭往檔口裡看一看,會發現這裡不僅有墨西哥人,許多檔口深處還晃動著亞洲面孔——中國人、韓國人常常藏在高高的收銀台後面。而在那些兩三層高的小樓裡,還可以找到中國人開的燒臘店、韓國人經營的韓餐廳。

特皮托是混亂的,卻也是鮮活的,它像一塊棱鏡,折射出墨西哥最真實的魔幻色彩。



特皮托市場的街景

一、特皮托的底色

特皮托的混亂並非偶然,它的反骨早在西班牙殖民時代之前就已刻下。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陷落後,這裡成為原住民的自治飛地,特皮托的商業基因也在此時顯現,批發市場的雛形在此時就已初具規模。

墨西哥獨立後,幾乎每屆政府都試圖“馴服”特皮托,卻始終未能成功。政府曾強行拆除棚戶區,修建正規商場,希望將街頭攤販遷入室內,但時至今日,商販們仍固執地占據馬路。樓內的店鋪們也有顧客造訪,雖不至於冷清,但始終不是特皮托的“門面”。

我曾親眼目睹一場突擊檢查:警察或城管突然出現,商販們瞬間卷起貨物四散奔逃——有人躲進店鋪,有人直接消失在巷弄深處,或許正印證了街頭生意的“非法性”。但當執法人員離開後,商販們又像無事發生一樣,繼續擺攤叫賣。



特皮托市場的攤位已經完全鋪在了馬路上

如今的特皮托是一張錯綜復雜的網:墨西哥本土勢力、原住民、猶太人、華人、黑幫、毒梟、警察……各方利益在此交織。這片彈丸之地難以治理,是從它出現開始就注定了的:它是墨西哥城最大的批發市場,也是底層民眾賴以生存的命脈。



在對墨西哥的想象裡,墨西哥總與斗毆、謀殺、毒品交易和人口販賣的陰影重疊。這並非虛構——當你詢問拉美人何處最混亂,墨西哥的名字總會率先被提起,而墨西哥人自己也承認如此,只不過會補一句“有些區域還是很安全的”。

我時常能在改革大道上看到游行人群舉著失蹤親人的照片。那些面孔消失得毫無預兆,屍體可能出現在荒野、河渠、或是垃圾場。沒人知道凶手是黑幫還是警察。



改革大道的失蹤人口照片

即使在我居住的所謂富人區,隔街便利店的門前便發生過買凶殺人,那是我常去買水的地方。凶案發生第二天,警察的圍擋就撤掉了,甚至看不出來死過人的痕跡。有傳言說5000人民幣就能買一條人命——在這裡,生和死都是如此廉價。




槍擊案當晚從樓上拍到的情況

而在特皮托,危險的迫近感更是被壓縮到極致。你剛走過的巷子,十分鍾後可能就會進行毒品交易。但更令人悚然的是生活的“折疊性”:同一時空裡,小販吆喝著價格,水果攤主忙碌地削著芒果,營業員激動地跟顧客討價還價,而百米外的倉庫中,黑幫正清點著今日的“保護費”。兩個特皮托在此平行運轉,一個在陽光下,一個在陰影裡。

當你聽聞昨夜某條街發生槍戰,只會怔忡一瞬,意識到原來自己離深淵,不過轉身的距離。只有頭頂電線上系著的鞋子時刻提醒你,這裡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電線上系著鞋子代表這塊是毒品交易的勢力范圍)。



二、特皮托的血統

特皮托的商戶構成如同一幅微型世界地圖。


基本格局是,土地掌握在猶太人手中,店鋪由亞洲人或白人經營,店員則多為棕色皮膚的本地人,他們負責接待客人,或者跑腿送貨。



店主來自各個國家、各個族裔:首先是膚色更淺,接近歐洲裔的店主,他們很少出現,基本只能電話聯系到,偶爾會來店裡。五金汽配類目,以及一樓檔口、二樓生產車間,這樣的商家基本都是他們在做。其次是韓國人,他們基本主營服裝、箱包和化妝品生意。另外還有一些南亞裔的店主,可以在那裡購買到他們特色的民族風服飾。

除此之外,我了解最多的還是中國店主,他們的群體構成也更為復雜。他們中既有高學歷創業者,試圖用中國電商思維“降維打擊”,也有目不識丁的老批發商,安守傳統生意。早期移民多來自廣東,子女已是“華二代”,許多人連中文都不會說;另一批是從西班牙意大利輾轉而來的浙江人;還有從智利轉戰而來的江蘇南通商人。更有甚者,因辦墨西哥居留卡不查犯罪記錄,將這裡視為“重生之地”,甚至把墨西哥當作偷渡美國的跳板。

商戶們的生活割裂得近乎荒誕,白天在混亂不堪的特皮托摸爬滾打,晚上回到幹淨整潔的高檔社區波蘭科(Polanco)的公寓。而底層店員們,大多住在城市最北端的貧民區,每天通勤四小時,纜車轉公交車轉地鐵再步行,只為了換點不足1萬比索(約3700人民幣)的月薪。



墨城北部的彩色房子區,很多tepito的小工都住在這裡

三、無法解決,也無需解決

墨西哥城而言,特皮托是不可或缺的平價商品天堂。在物價堪比歐洲墨西哥,這裡是普通民眾唯一能負擔的購物場所,因此政府的治理困境始終無解。

對想做墨西哥出海中國商家更是如此,尤其是“下沉市場”,不可能繞過特皮托。從義烏小商品的批發,到SHEIN、Temu和TikTok Shop電商平台的業務,都能在特皮托找到自己的歸宿,甚至極兔快遞的物流網絡也在這裡落地生根。中國人幾乎已在特皮托形成商業閉環。

中心區的“義烏城”多次被查封,官方理由是“假冒偽劣和偷稅漏稅”,但難擋流言四起:有人說這是猶太特皮托地產商對華人的打壓,也有人歸因於中美政治博弈。真相或許永遠模糊,但特皮托的復雜性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問題——從殖民時代起,這片土地就從未被真正“征服”過,即便獨立後的墨西哥政府,也無法完全控制它。

或許特皮托也不需要被“整治”,因為它本就是墨西哥的縮影:混亂與秩序並存,危險與生機共生。對底層人而言,這裡至少提供工作;對商人來說,這裡是淘金之地;對政府,它是甩不掉的包袱,卻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Si perro no come perro”(類似“狗不咬狗”,指底層人民不互害)——正如一位老商戶所說,這裡的生存法則殘酷卻有一種近乎原始的“公平”,光鮮亮麗的面具都被撕碎,過街老鼠也可大肆游走其間,所有人都以一條性命為籌碼,不分高低貴賤地在名為“特皮托”的泥沼裡翻滾。而這片土地,將繼續以它的方式,書寫墨西哥最魔幻而真實的敘事。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