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再度请他出山!人民日报头版向美释放重磅信号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09年,黄大年放弃海外身份回国任教,带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任正非说,华为参考黄大年在吉林大学的做法,做了一个黄大年茶思屋非盈利的网络平台,免费让大家查阅世界的科技信息。

通过这两个人物案例,任正非表达出了两层意思:


1.许多基础研究,在当时是看不出效益和产出的,但不能因此放弃投入,要看到更长远的价值;

2.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要多一点理解和耐心,他们在做都是曲高和寡,但是利在千秋的事;

任正非还透露,华为一年有1800亿的投入研发,其中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并且在内部建立一个机制,对这些战略性的投入不考核。“基础理论这一块,什么时候能做出来不知道,对科学家也不做要求。”

这种长期主义的精神,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我们面对美国科技和经贸制裁的一贯态度: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作为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过去几年一直隐身于聚光灯之外,公开接受采访的次数很少。

梳理发现,上一次他密集在媒体上发声,还是2019年,也就是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后。当时华为突然遭到美国芯片管制,而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也被加拿大警方扣留,情况可以说急转直下。

当时很多人认为,华为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当时在公众眼中还非常神秘的任正非,一反常态地接受了媒体近100分钟的集中采访,随后还接受了央视《面对面》节目的专访。



2019年1月任正非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

在当时的采访中,任正非表达了几个重要观点:

1.对于孟晚舟事件,还是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他对此有信心;


2.华为还远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美国的制裁会有影响,但不会很大;

3.世界正面临一场科技革命,华为正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科研领域;

站在今天来看,任正非对于未来的预判得非常老到、精准:

2021年9月,孟晚舟经过多方协调,顺利回国;

2023年,华为自研麒麟芯片突破封锁,重新回归;


2024年,华为的全球总营收8620.72亿元,同比增长22.4%,已接近历史峰值;

……

当年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任正非曾经开玩笑说:

“两三年以后,你可以再来采访我们,看看华为还在不在。”

如今,6年过去,华为不仅还在,更是顶着美国的多重制裁,依然稳居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不断向上突围。

“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站在今天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华为的故事无疑是一座标杆,代表着中国企业打破封锁的斗志。

因此在川普再度回归,贸易战卷土重来的当下,由任正非“出面发声”更具有宣示意义:

中国企业,是打不垮的。

中美博弈,正在进入反复拉锯的下半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