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后习时代中共向何方?着名经济学家:死路一条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受奥地利学派(米塞斯-哈耶克)影响,主张自由市场和最小政府干预。他认同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观点,认为产业政策导致资源错配和腐败,扭曲市场激励。张维迎在2016年和2018年的公开批评林毅夫的理论,称“产业政策是苏联式计划经济的新面孔”,并以中国汽车、太阳能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为例,证明政府干预的低效。他特别引用杨小凯的警告,指出技术模仿若无制度保障,只会助长“官企膨胀”。


2018年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二人面对面辩论,吸引了百万观众在线观看。张维迎引用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理论,批评产业政策导致资源错配和腐败;林毅夫则以中国经济增长和13个成功经济体的案例,辩护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这场辩论被媒体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世纪之争”。

最后谁赢了?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


2020年以来,中国经济退去金色,显露出其本来面目。内部:房地产泡沫破灭、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人口老化、年轻人不婚不育大量躺平、贫富差距扩大,中国经济进入通缩。外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全球供应链重建、西方国家对中国技术限制不断升级,各国日益认识到中共制度对全世界的威胁。政治层面:中共权力集中、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政府对民营企业加大掠夺、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2024年,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杨小凯的洞见。根据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报告,中国最大100家上市民营企业的市值占比,从2021年的55.4%降至2024年6月的33.1%,而国有企业占比升至54.0%。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估计仅为30%~34%,和2015年的62.1%相比出现了腰斩,这显示私企活力大幅减弱。

这些趋势,无一不印证了杨小凯的预测“官企膨胀、私企倒闭潮”。

世纪回响 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隐忧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西莫卢等三个人,表彰他们“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繁荣”。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如法治、产权保护和民主——是经济增长的基石,而掠夺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导致贫困和停滞。


这一理论,与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观点高度契合,遥相呼应。

在2012年出版的《国家为什么失败》(Why Nations Fail)中,阿西莫卢还特别提到,中国若不推进政治改革,经济增长可能难以为继。这一警告,也与杨小凯20年多前的预言不谋而合。


■尾声:杨小凯不灭的灯火 能否照亮中南海的黑暗?

杨小凯的一生,宛如一盏不灭的灯火,照亮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坎坷与辉煌的路,也持续的书写着一个时代的传奇。

如今,中国站在政治与经济的十字路口。目前,越来越的传闻和怪异现象显示,中共元老温家宝等人和中共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等,联合发动了政变,准备让习近平下台,意图重回“改革开放”之路,解决经济停滞与社会不公的双重难题。

应该说,这对于终结习近平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大有裨益。然而,杨小凯的洞见,就像警钟长鸣:改革开放若无制度保障,终是死路一条;经济自由若无政治自由为基石,终将崩塌。他的思想告诉我们,习近平后时代的中国,若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进行彻底的制度改革。唯有抛弃中共,真正的让法治与自由成为基石,中国才能走向真正的复兴。

对此,中南海新的决策者,如果无视这盏灯火,将难以走出黑暗。对此,他们会如何选择呢?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